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化石之一。1908年發現於法國科雷茲的佈裏夫東南40公裡聖沙拜爾村附近的一個山洞裏。化石幾乎是一具完整的成年男性骨骼。

  法國人類學傢M.步勒詳細地描述瞭該化石,並確認它是尼人的典型標本。聖沙拜爾人頭骨大,顱穹窿低,額骨後傾,眉脊大,但乳突小,枕骨向後突出成饅頭狀,眼眶和鼻骨都寬大,下頜骨粗壯但無頦,硬齶很大(見圖)。肢骨短厚,肌脊發達,關節大。步勒根據肢骨的特徵認為聖沙拜爾人有垂頭彎腰的不完善的直立行走步步態。但後來法國人C.阿朗佈爾等人重新研究瞭聖沙拜爾人的骨骼,證明瞭標本上的粗大畸形是由於骨關節炎引起的,並指出步勒的解釋在許多方面是錯誤的,一般相信聖沙拜爾人能象現代人一樣站立和行走。

  與人化石共生的還有許多屬於莫斯特文化( Mous-teiran ) 的石片工具以及喜冷的披毛犀(Coelodontaantiquitatis)、馴鹿(Rangifer tarandus)、山羊(Ca-pra ibex)、斑鬣狗(Crocuta crocuta)等哺乳動物化石,時代定為更新世晚期,可能是玉木(Würm)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