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成立於莫斯科,屬於化學工業部。為蘇聯力量最強的物理化學研究所,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化學研究所之一。該所前身為1921年成立的卡爾波夫化學研究所,其前身又為1918年成立的中央化學實驗室。卡爾波夫物理化學研究所目前的方針任務為:發展物理化學基礎研究,解決化學工業發展中最急需的重大問題。主要的科研領域有:電化學和金屬腐蝕規律及防腐,化學動力學和催化,高分子化學和物理,輻射化學、材料輻射穩定性和射線防護,物質結構和反應能力,氣溶膠,化學工藝過程的類比和最最佳化等。

  該所的主要科研成果有:不均勻表面上化學反應動力學理論(合成氨工藝的理論基礎)、自由基聚合反應理論、高分子化合物結構與性能關系的新理論(有規立構高分子合成的理論基礎)、金屬防腐蝕的溶液理論、電化學陰極有機反應理論、同位素分離制備方法(氫、氧、氮、碳、硼的同位素分離,重水制取等)、過氧化鈉和氧化鋁的生產工藝、超細聚合物纖維高效過濾材料生產工藝、金屬和合金溶蝕新理論(結構的不均勻性和非金屬雜質的不利影響,研制成高抗蝕性鉻-鎳-矽-鉬系合金不銹鋼)、多種工藝的動力學模型和催化體系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