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已絕滅的小型海生有殼的無脊椎動物,其化石一般保存錐殼、口蓋和附肢3個部分,外殼為鈣質成分,兩側對稱。錐殼呈細長錐形,大小在1~150毫米之間,橫切面圓形、三角形、梯形、心形等,殼體常有背腹之分,頂部有口,口緣平或有口唇。口部覆蓋有低錐狀口蓋,口蓋與口殼之間有1對附枝。錐殼的始部呈錐形、柱形、球形。殼面光滑或飾有粗細不一的縱橫向紋飾。在形態上與竹節石相近,其區別在於竹節石殼體呈輻射對稱,橫斷面均為圓形,殼口無口唇、口蓋、附肢等構造。關於軟舌螺的軟體部分,,目前瞭解不多,對它的分類,也是眾說紛紜,總的來說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軟舌螺是軟體動物門之下的一個綱。另一種意見認為軟舌螺是一個獨立的門,它與軟體動物無本質上的聯系。目前,主要根據有無口唇將軟舌螺門(或綱)分成兩個綱(或目)。即原始的無唇軟舌螺類──直管螺綱(或目;圖1)和較進化的有唇軟舌螺綱(或目;圖2)。直管螺綱(或目)從寒武紀最早期開始出現,與原始的單板類、腹足類、腕足類、喙殼類、海綿、蟲管及其他一些分類位置尚不明的小殼化石共生,成為地質史上第1次大量出現的多門類帶殼動物群。軟舌螺目自寒武紀早期才開始出現,主要與三葉蟲共生,絕滅於古生代末。現在,軟舌螺被應用於寒武-奧陶紀地層的劃分和對比,在寒武紀建階劃帶中起著標準化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