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口目雙胞苔蟲科的1屬。種數較多。一般群體呈樹叢狀。大多數種類為雙列分枝,但有的種類為單列或多列群體。個蟲背面始端分叉顯著。每一個蟲末端重疊在後續個蟲的始端上。側壁略縮小,兩隅呈銳角或鈍圓。前膜占個蟲前區的大部分。端刺或有或無。無口蓋。鳥頭體具柄。卵胞球形,一般固著在個蟲頂端,少數種類固著在個蟲末端內角,有時卵胞退化,縮小成僧帽狀。老成群體始端分枝常斷損丟失,用以附著的下行附根形似“細柄”。

  草苔蟲生活在潮間帶巖礁地區和和沿岸淺海,其中最著名的是多室草苔蟲,除兩極地區外,幾乎遍及世界各地淺海水域,但以熱帶、亞熱帶水域數量最多,是主要的污損苔蟲之一,在中國從山東半島北岸直至海南島榆林港及南海諸島均有分佈。其幼小群體呈扇形紅棕色,老成群體呈樹叢狀紅棕色、紫褐色或黑褐色,群體高度可達40~100毫米,有的甚至可達150毫米以上。個蟲雙列,無端刺,無鳥頭體,卵胞呈白色。群體以附根附著在貝殼、石塊、海藻、木板、金屬或塑料制品等各種基質上。性成熟的群體營自體受精,受精卵在卵胞內經全割成為胚胎,發育成為幼蟲。幼蟲長球形,暗綠色或淡黃色,遊泳數天後即附著變態成為初蟲。初蟲經出芽繁殖,3個月後,群體高度即高達40毫米。加州草苔蟲是中國另一種常見的草苔蟲,其個蟲兩隅均有端刺,具有柄鳥頭體,卵胞呈僧帽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