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尾目的1科,通常全變態,偶有童體型,均有肺(個別屬退化或殘跡狀),睪丸分葉,肛腺三對,體內受精。前頜骨2或1,鼻突一般左右分離(疣螈屬例外),均較長與額骨相連接,無間頜骨。約有24屬80種(其中化石15種,已滅絕8屬10種)。廣佈於北非、歐洲、亞洲東部及北美東部和南部。以北半球溫帶為主,僅少數種類滲入亞洲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古北界的屬種最多。在中亞、印度北部、緬甸、泰國、越南、中國和日本都有分佈。在中國主要分佈於秦嶺以南。現有6屬18種及亞種:疣螈屬6種種及亞種,分佈於華南和西南山區;蠑螈屬4種及亞種,廣佈於華東、華中和雲貴高原;瘰螈屬4種,肥螈屬2種及亞種,主要分佈於華東、華中、華南及貴州東部;棘螈屬和滇螈屬各有1種,前者分佈於浙江鎮海,後者分佈於雲南昆明。

  形態特征 全長一般不超過230毫米,頭軀略扁平,皮膚光滑或有瘰疣,脊棱弱或顯,有些種類在繁殖季節期間雄性的背脊棱皮膜顯著隆起,如歐螈;肋溝不明顯,陸棲種的尾略呈圓柱狀或略側扁;四肢較發達,指4,趾5或4(四趾螈屬)。犁骨齒兩長列,呈“∧”形或“

”形;有前額骨,無淚骨;多數種有額鱗弧。成體耳柱骨與鰓蓋骨合並或僅有短的柱狀突,隅骨和前關節骨愈合。基舌軟骨有1對或2對輻射狀的指狀突,角舌骨粗大,左右不相連;上舌骨骨化;鰓弧2對,角鰓骨2對,第一對骨化,第2對骨化或軟骨質;上鰓骨1對或2對駢列分界不清晰。椎體多為後凹型;個別為雙凹型:肋骨上有鉤突。有“ㄚ”形前恥軟骨。體內受精,雌螈將雄螈排出的精包(或精子團)納入或植入泄殖腔壁。

  生活習性 有的主要生活於水內,覓食和產卵均在水中進行。如肥螈屬,瘰螈屬;有的在冬眠期間上陸地蟄伏,夏秋季多數時間在水內覓食和繁殖,產卵期2~5個月,卵產於水中,也可全年在水中生活,如蠑螈屬、滇螈屬、歐螈屬、肋突螈屬;有的主要在陸地上棲息和覓食,僅繁殖期進入水域,但繁殖期短,產卵在水中或在岸邊潮濕的地面上(如疣螈屬和棘螈屬)。胎生或卵胎生(如歐洲的真螈屬產出未完成變態的幼體或已完成變態的幼螈)。本科動物的性行為多種多樣,一般雄螈以吻部、頦部或肢體觸摸,或窺視、或扇動尾部,或雄螈在背上刺激雌螈配對,並納入精包或精子團;有的用尾部纏繞雌螈的下腹部和後肢基部,直接將精包植入雌螈的泄殖腔內,如山螈。卵單生、分散或數粒為一群。在靜水中產卵的,卵小而數量多(200~668粒),一般附著於水生植物莖葉上。胎生或卵胎生的,僅在潮濕的陸地上或水中產2~70個幼體(幼螈)。產卵期的長短因屬種而異。如蠑螈屬分次產卵,可持續2~5個月;疣螈屬、棘螈屬、瘰螈屬等多在5月左右一次性產卵,繁殖期約1個月。幼體一般在夏末或秋季完成變態,但也有越冬的情況。靜水類型一般在幼體早期有平衡枝,外鰓鰓絲發達,背鰭褶前達頭後;流溪型(如瘰螈)幼體無平衡枝,外鰓鰓絲弱小,無背鰭褶,尾鰭褶較弱。美國東部的東美螈有3個發育時期,即水棲的幼體期、陸棲的未達性成熟期、水棲的成體期。烏拉爾螈和山螈生活於高寒山溪和高山湖泊內,在冰層下水中或被雪覆蓋的陸地上冬眠。

  東美螈屬、歐螈屬、肋突螈屬和滇螈屬等有童體型個體;有的種在某種條件下(如冬眠前未完成變態)也可產生童體型,如藍尾蠑螈。(見彩圖)

西藏山溪鯢

短足肥螈(無斑亞種)

藍尾蠑螈

尾斑瘰螈

有尾兩棲類

  絕大多數屬種的皮膚分泌物具毒素,不同屬的動物放在一起常常發生中毒致死現象。中國的瘰螈和肥螈皮膚分泌物具硫磺或硫酸氣味,亦有毒性,美國西部的漬螈屬的卵、胚胎和成體均有劇毒,即使同種聚集在一起,相互亦有毒害。

  一般認為蠑螈科是有尾類中進化的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