鴴形目鷸科丘鷸屬的1種。又名大水,山鷸。廣佈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大部地區。在中國東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繁殖,遷徙時各地可見,並為長江以南地區的冬候鳥。

  體羽以淡黃褐色為主。上體具黑色帶狀橫紋;尾羽黑色,並散有鏽色紅斑,其末端上面黃灰色;下體白色,密佈暗色橫斑。雌鳥與雄鳥相似。

  大多棲息在潮濕、陰暗、落葉層厚的稠密的混交林和闊葉林中。白天常隱伏林中,很少飛出。如果受驚,隻飛過一段很短的的距離,就又隱伏在樹叢中。黃昏常飛到森林附近的濕地、湖畔、河邊、水田和沼澤地上覓食。平常很少鳴叫,發情時鳴聲多變。

  繁殖期一雄多雌。通常在夜間結合,白天分離。回巢區時開始發情飛翔。大都在夕陽西下時,雄鳥飛到樹林的上空。發情停止後,雄鳥找雌鳥在地上交配。巢在密林中的地上、小灌木叢的下面或枯枝落葉中,為淺坑窪狀,用枯枝、幹草、幹葉等築成。4~6月產卵,每窩3~4枚。卵長梨形,殼薄,有棕、黃褐和粉紅色,並具天藍色或淡紫灰色斑點。孵化期22~24天。取食蚯蚓、鞘翅目、鱗翅目和雙翅目等昆蟲的幼蟲,也吃蝸牛、淡水螺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