鱂形目頜鱂亞目、鱂科鱂屬的1種(見圖)。

又名闊尾鱂魚、大眼賊魚。為小型上層淡水魚類,體長約20~26毫米,體形側扁,背部平直,腹緣略呈圓弧狀。頭中等大,較平扁。眼大。口小。下頜稍長於上頜。頭部及身體被圓鱗,縱列鱗27~30片。無側線。背鰭條6,位很後;臀鰭條16~19;尾鰭截形。體背側側淡灰色,體側及腹面銀白色,臀鰭及尾鰭散佈黑色小斑點,其他各鰭淡色。分佈於中國東部、朝鮮西部及日本本州。中國遼河到海南省,西到關中及四川均有分佈。

  常成群地棲息於靜水或緩流水的表層。在稻田及池塘、溝渠中常見。以昆蟲幼蟲、小軟體動物為食。產卵期為4月下旬到7月中旬。分批產卵。體長在17毫米左右的個體懷卵量為180~250粒。一次可產6~30粒。卵具油球,卵徑約0.9毫米,吸水後膜徑1.1毫米。卵膜上具有長、短兩類絲狀物,短絲數目多,均勻地分佈在整個卵膜上;長絲20餘根,集中一處,形成一束。產卵時,長絲不完全產出,一頭附在卵巢膜上,另一頭仍固著在卵膜上。這樣,產出的卵不會脫離母體而落入水中,使卵懸掛在母體生殖孔的後面。受精後,卵就帶在母體上發育。水溫21℃時,12天半即可孵化。此魚以能吃蚊蟲的幼蟲(孑孓)而有益。無大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