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蝦總目的1目。體延長,略呈蝦形。頭胸部較粗大,腹部纖細,略呈鏈狀。頭部與胸部前3節或4節癒合,背面由不太大的頭胸甲所包被,胸部有5或4個自由體節,腹部6或7節,尾節有時全無。頭胸甲兩側緊包頭胸部,其前緣、兩側緣與頭部腹面前緣,胸部腹甲兩側緣及附肢基部完全癒合,形成封閉的鰓室;前側緣向前突出,形成假額角,向前常超出額緣前端。複眼無柄,互相結合,位於背面前端中線上。全部為海生種,棲所自潮間帶至大洋深淵底。深洋近年來發現大量新種。全世界共有8科,102屬,約8800種。中國海已知數十種。

  漣蟲類自由胸節短而寬,腹部體節間的關節能向背腹兩面屈曲,似蠍形。尾節如有,則末部常較窄而有小側刺,許多種屬尾節完全消失。第1觸角柄短小,柄部3節,鞭僅幾小節,單枝或雙枝。第2觸角強大,柄部粗單枝,無鱗片,觸鞭在雄性較細長,有時超過體長;雌者短小,僅4、5節。有的如麗漣蟲(Lampropus屬),雄性第2觸角特化為執握器,交配時用以抱住雌性。

  大顎切齒突與臼齒突間有一帶小齒的活動片,但無觸須。第1、2小顎構造較簡單。第1顎足發達,寬而大,上肢堅硬擴大,向外側後方伸出,上附多片鰓葉,伸至鰓室,為呼吸器官,適應潛居泥沙底內的生活方式。第2、3顎足常具外肢,雌性第3顎足和第1、2步足基部有擴大的復卵板,形成育卵囊。腹肢構造簡單而小,雙枝,原肢2節,內肢2節,外肢1節;雌性者完全失去附肢(遊泳肢)。尾肢窄長,雙枝型,原肢為細長的柄,內肢1~3節,外肢1節,無遊泳功能。

  漣蟲類全為海產,底棲,潛沙生活,少數浮遊生活,自潮間帶,淺海至大洋超深淵底,都有分佈。平時潛居底內,繁殖期常遊泳於水層中交配。

  交配後產卵,受精卵在雌體育卵囊內發育至幼體離開母體時缺少末對胸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