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醫生,實驗生物學傢。1873年6月28日生於法國裡昂,1944年11月5日卒於巴黎。1890~1900年為裡昂醫院實習醫生。1900年獲裡昂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在裡昂大學做瞭兩年屍體解剖工作。1904年赴美在芝加哥大學工作作,後被派往紐約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現洛克菲勒大學)從事醫學研究(1906~191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回到法國參與研究出用殺菌劑沖洗傷口、治療創傷的卡雷爾-達金氏法。1919年後他繼續在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39~1940年他參加瞭法國公共衛生部工作。1941年任法國人類問題研究基金會主席。他因發現一種縫合血管的方法和在組織培養上的傑出貢獻而獲得1912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他畢生研究體外培養活組織的方法並用之於外科手術。他有豐富的無菌外科知識,他做組織培養〔見組織和細胞培養(動物)〕如同做外科手術一樣細心,因而在尚未有抗菌素的條件下,他培養的一塊雞胚心肌組織生存瞭34年之久。他的工作揭示瞭離體的動物組織在適當培養條件下,和原生動物或微生物一樣,具有近於無限生長和繁殖的能力,也證明組織培養是一種研究活細胞和活組織的好方法。他和M.T.伯羅斯協作(1911)發現胚胎提取液對某些細胞有強的促進生長作用,於是用胚胎提取液凝集血漿的技術在幾個實驗室得以推廣應用。在懸滴培養的基礎上,1923年他設計瞭用卡氏瓶培養,改善瞭細胞生存環境,簡化瞭許多維持長期培養的操作,並可較大量地培養細胞,從而有利於化學分析,使組織培養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在卡氏瓶的基礎上,後人又設計出多種類型的培養瓶,從40年代起已逐步過渡到用瓶子進行組織培養。

  他發表有關生物學和外科學方面論文50餘篇,主要著作有:《人的奧秘》(1935)、《器官培養》(與C.A.林伯格合作,1938)和《對生命的見解》(195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