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綱海稚蟲目的1科。蟲體較長、亞圓柱形,後部錐形,具很多較扁的體節,分區不明顯。口前葉較小,圓鈍或具前突起或分叉狀,其後常具1縱脊,常有小觸手。具小眼。1 對有溝的觸角位於口前葉與圍口節之間。咽無顎器。疣足雙葉型,無內足刺。疣足葉一般為葉片狀。全部剛毛均為簡單型,有毛狀、雙齒或多齒具巾、或無巾鉤狀剛毛。

  海稚蟲習見於泥、沙灘。很多種是世界廣佈種。大多數為海生,極少數幾種為淡水生,其成體是底棲動物重要的組成部分。多數種的的幼體浮遊期較長,在浮遊生物中占很大比例,其他動物是幼體很好的餌料。海稚蟲科中的才女蟲屬的一些種則是著名的害蟲,它們以第5剛節特殊剛毛(機械作用)和分泌粘液(化學作用)鉆孔穴居於石塊、死珊瑚和軟體動物的貝殼中。是使珠貝細菌感染形成膿腫、潰爛發黑,俗稱“黑心肝病”的病原蟲,造成經濟貝類大量死亡。

  海稚蟲科是多毛綱中的一個大科,有32餘屬,320餘種,中國常見的海稚蟲有9種(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