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肢動物門等足目鼠婦亞目海蟑螂科的1種,又名海岸水蝨,俗稱海蛆。身體平扁,呈長橢圓形,體長一般為30~45毫米。身體背面為棕褐色或黃褐色,中間色淺,身體表面具顆粒。頭部短小,前緣為半圓形。複眼很大,無柄,在頭部兩側。第1觸角很小,不明顯,分3節。第2觸角細長,柄部4節,轉動靈活,鞭長一般為35節或更多,向後能伸到或接近尾部,有觸覺作用。胸部各節的長度相近,各節的側甲板都很明顯。第4~7節後側角尖。胸部共有7對步足,末端皆有兩個爪狀刺,便於爬行。雌性步足內側側有復卵片,各復卵片組成育卵囊,卵即產於其中。腹部稍窄於胸部。腹肢扁平,滿佈血管,呼吸用。雄性前2對腹肢內肢變形。尾節的後緣中央外突,呈鈍三角形,其兩側向後伸出一對細長的尾肢。尾肢長度為體長的2/3或更多,分內肢和外肢,二者長度相近,都十分纖細(見圖)。

  海蟑螂生活於海邊高潮帶附近,常在巖石岸、碼頭、船塢、破舊船等處成群出現,反應靈敏,爬行十分迅速。據報道海蟑螂的步足每秒能跑16步,可見其行動之快。這種動物為雜食性,喜食海藻,尤其貪食紫菜,也喜歡吃萱藻等經濟藻類。

  在中國北方沿海各省,冬季氣溫在6℃、水溫在4℃以下時,海蟑螂多蟄伏在高潮帶以上海浪浸濕不到的巖石縫內,一般10~20個擠在一起,潛伏深度約10~30厘米不等。4月中旬以後當水溫7~8℃時開始活動,5月份水溫達12℃時全部離開蟄伏的石縫。一般皆成群活動,每群由10~30個個體組成。海蟑螂經常吞食紫菜等經濟藻類,它們在某些地區成群活動,密度很大,對海藻養殖業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可用農藥毒殺。另外,在中國南方沿海漁民常用海蟑螂治療跌打損傷和小兒疳積等癥,為藥用動物之一。

  海蟑螂為世界性分佈,亞洲、非洲、美洲沿海均有。其近似種西方海蟑螂主要分佈於北美加利福尼亞,中國煙臺曾發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