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阿勒泰語系。又稱通古斯-滿語族、通古斯語族。在中國屬此語族的語言,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使用人口約7.4萬。它包括的語言總數說法不一。中國的一些著述計算為14種:包括中國的滿語、錫伯語、赫哲語、鄂溫克語、鄂倫春語和歷史上的女真語;分佈在蘇聯境內的有埃文基語、埃文語、涅基達爾語、那乃語、烏利奇語、奧羅克語、烏德語、奧羅奇語。另外,鄂溫克語也分佈在蒙古人民共和國一些地區。對上述語言目前有3種不同的分類法:①劃分為滿語支(又稱南語語支)和通古斯語支(又稱北語支)。前者包括滿語、赫哲語、女真語、那乃語、烏利奇語、奧羅克語、烏德語、奧羅奇語和錫伯語。通古斯語支包括鄂溫克語、埃文基語、埃文語、涅基達爾語和鄂倫春語。②劃分為東、西、北3個語群。即在上述的滿語支中分出一個東語群(包括赫哲語、那乃語、烏利奇語、奧羅克語、烏德語、奧羅奇語),同以滿語、女真語等組成的西語群,以埃文基語等組成的北語群相對。③劃分為滿語支和通古斯語支。通古斯語支又劃分為埃文基次語支(第①種分類法的通古斯語支)和那乃次語支(第②種分類法的東語群)。中國學者傾向采取第③種分類法。

  滿-通古斯語族語言在類型上屬於使用後加成分的粘著語。如鄂倫春語: mʊrl(n)(詞幹)-mȵɑ∶(表大表卑)-l(復數)-tlkl(方向格)-w(第一人稱領屬)“朝著我的那些大馬………”。同時也使用虛詞作為表達語法意義的手段,特別是滿語支語言。如滿語:bitxə(書)bə(賓格)χono(虛詞)giɑŋnɑmə(講)bɑχɑnɑrɑqʊ(不會)bɑdə(虛詞)ʂufiələn(文章)ɑrɑrɑ(寫)bə(賓格)ɑi xəndurə(虛詞)“書尚且不會講,何況作文章”。通古斯語支大部分語言元音分長短,滿語支語言復元音多。各個語言都有嚴整程度不同的元音和諧律,詞首不出現復輔音,r以及個別語言中的l、ɡ、w、s、x、j、ŋ不出現在詞首。隻有為數不多的輔音能出現在詞末,在個別語言中隻有n。名詞有5-16個格,除滿語、女真語外,各語言都有領屬范疇。復數第一人稱代詞都區分“我們”和“咱們”。在句子裡,充當從句謂語的主要是副動形式動詞和形動形式動詞。在大部分語言裡都有利用元音或輔音交替構成在意義上和詞形上相對稱的詞。滿-通古斯語族語言的親屬關系在19世紀上半葉就已發現。例如,通過元音比較研究,各語言的ɑ和ə大都來自共同滿-通古斯語的ɑ和ə;通過輔音比較研究,在一部分詞中可以確立f∶p∶x∶o∶h的對應公式。

滿-通古斯語族語言的親屬關系

  語法方面也有相當多的共同成分,現將名詞的賓格、與格、從格~方面格的附加成分舉例如下:

滿-通古斯語族語言的語法方面的共同性

  使用滿-通古斯語族語言的民族有12世紀參照漢文筆畫創制的中國古代的女真文,已知的最早文獻為女真文《得勝陀頌碑》(1185),還有16世紀參照蒙古文創制的滿文,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略加改動而成的錫伯文。在蘇聯,20世紀20年代末曾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制瞭埃文基文、埃文文、那乃文和烏德文(後未使用)。1936~1937年改以俄文字母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