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伊斯蘭教哲赫林耶門宦第五代教主。清朝同治(1862~1874)年間寧夏回民自衛抗清領袖。經名拖必爾圖拉。回族。寧夏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人。青少年時攻讀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經籍,當過阿訇。繼承教統後,以靈州為中心,教眾擴展到甘肅、青海、新疆乃至雲南、吉林等地。

  清同治元年(1862),寧夏平遠所(預旺城,今屬同心縣)回民馬兆元領導反清起義。馬化龍也被靈州回民擁戴為自衛抗清領袖。五年年初,接受清廷寧夏將軍穆圖善的招招撫。他倡修水利、註重農事,並努力促進回漢兩族人民和睦相處,賞加提督銜,並改名馬朝清。八年,清軍提督劉松山及雷正綰等部對金積、靈州等地500多座回民堡寨發動進攻。以馬化龍為首領的寧夏靈州回民,聯合陜西回民起義軍一起逐堡逐寨拼死力搏,予清軍以沉重的打擊。九年年底,因糧盡援絕被迫請降。次年初,馬化龍父子、親屬及回民自衛抗清戰士1800餘人終被清廷殺害。教下群眾為懷念他的殉難,尊其為“十三太爺”,道號賽義德·束海達依(意為殉道者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