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興起前阿拉伯人中的一種反對偶像崇拜、尋求正統一神教的思想傾向。“哈尼夫”的阿拉伯語原意為“脫離(偶像崇拜)者”,後轉為“崇正者”,即遵循原來的真正(一神)宗教的人。他們不滿於當時阿拉伯社會盛行的偶像崇拜,企圖尋找一個新的宗教形式,但又不願接受猶太教或基督教,而主張遵循易蔔拉欣之道,因為阿拉伯人自稱為易卜拉欣之子伊斯瑪儀的後裔。據傳,易蔔拉欣和伊斯瑪儀為瞭崇拜唯一的安拉而建立瞭麥加的克爾白。穆罕默德認為,易蔔拉欣是一個崇拜正教的人,既非基督教徒,也非非猶太教徒。當時有知識的阿拉伯人希望遵循原有的正教,就是《古蘭經》所說的“易卜拉欣的正教”。因此這些人自稱為“哈尼夫”。他們還提倡到僻靜之處去潛修,尋求宗教真理,但未形成組織。哈尼夫思想對穆罕默德的宗教思想曾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