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城市社區、小城鎮社區、農村社區之間的本質差別逐漸消失,最終融為一體的狀況或過程。又稱城-鎮-鄉一體化。

  城鎮鄉融合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主要標誌是:①在經濟方面,城鎮鄉生產力的技術發展水準基本一致,各種產業的宏觀佈局與各類社區的自然資源和條件相對平衡,城鎮鄉生產關係的基本類型大體相同,各類社區居民的實際收入水準和生活水準互相接近。②在文化方面,城鎮鄉的教育、科技發展水準和普及程度大大體相同,各種文化、體育、醫療、衛生設施和服務水平也大體相同。③在政治方面,城鎮鄉居民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在法律上和實際上完全平等,各類社區的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也十分接近。④在傢庭和人口方面,城鎮鄉居民的傢庭規模、傢庭結構、生育模式、人口結構、人口素質等趨於接近。⑤在生活方式方面,城鎮鄉居民的活動半徑日益擴大,生活節奏大大加快,人際交往越來越廣泛、頻繁,人們的行為越來越多地受到法律規范的約束。⑥在生態環境方面,城鎮社區越來越重視綠化、美化和凈化,農村社區則越來越重視自然環境的科學利用和保護,使城鎮鄉都成為有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區域。⑦在心理特征和風俗習慣方面,城鎮鄉居民之間存在互相吸收、互相移植、日益豐富多彩的共同趨勢。

  城鎮鄉融合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實現城鎮鄉融合,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是高度發展的社會生產力水平。要具備高度發展的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和日益完善的社會制度。此外,要不斷發展和完善城-鎮-鄉網絡,充分發揮它的整體效益,促進城鎮鄉共同發展。

  城鎮鄉融合有利於各種社會要素的合理佈局和自由流動,有利於社會結構的最佳組合和不斷優化,有利於各類社區社會功能的充分發揮和相互配合,有利於整個社會的不斷革新和發展,有利於社會主體──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