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城鎮與鄉村之間的有機聯繫。隨著現代工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曾作為政治、軍事中心的封閉的古代城堡,逐漸演變為開放的現代城市。在現代城市的帶動下,廣大農村社區也逐漸走上商品化、社會化和現代化的道路,成為城市的農副產品基地,工業的原材料基地、勞動力基地和產品的銷售市場。小城鎮社區作為城鄉之間的中間地帶,日益成為聯結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的紐帶和橋樑。相對於傳統社會而言,建立在現代工業和發達商品經濟基礎上的城鎮鄉關係,已經發生瞭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表現為以下下幾點:①社區要素相互交流。在現代社會,城鎮鄉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交流越來越頻繁,交往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各社區之間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相互交流,在思想、文化等方面也不斷地相互交流。這些社區要素的相互交流,促進瞭城鎮鄉社區的共同進步和協調發展。

  ②社區結構相互滲透。首先是經濟結構相互滲透。城市社區的產業結構、技術結構、所有制和經營方式等結構通過小城鎮逐漸擴展到農村。反之,農村社區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結構也通過小城鎮反射到城市。在城鎮鄉經濟結構互相滲透的基礎上,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的政治結構、文化結構、人口職業結構、社會組織結構等等,都以小城鎮為中介相互聯結、相互滲透,由此構成統一的社會整體。

  ③社會功能相互補充。城鎮鄉是現代社會的三大基本社區,它們都各有自己獨特的社會功能。城市社區是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農村社區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小城鎮社區是城鄉之間的紐帶和橋梁。城鎮鄉社區各自的功能不可或缺,也不能互相替代。它們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共同促進現代社會的協調發展。

  ④社區效益相互制約。首先是經濟效益相互制約。從效益的絕對值來看,城鎮鄉經濟一般是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它們之間往往存在著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同向制約關系;從效益的相對值來看,城鎮鄉經濟是相互聯系、互為消長的,它們之間存在著你消我長、我消你長的反向制約關系。此外,城鎮鄉社區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也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⑤城鎮鄉社區還存在著相互接近的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出現瞭向郊區和鄉村擴展的趨勢,農村則出現瞭城鎮化、現代化的趨勢,小城鎮也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這些趨勢必然會促進城鎮鄉社區的各種要素,如人口、生態環境、經濟結構、社會組織、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特征等,由相互交流、相互滲透,發展到相互接近,最終達到趨同與融合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