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傢王充提出的認識論概念。意為人的真實知識來源於客觀事實,又要由事實加以驗證。他說:“事有證驗以效實然”。認為經不起事實驗證的認識都是靠不住的。他以孔子問公明賈為例,說孔子也“不能如心揣度,以決然否”,而是“問公明賈,乃知其情”。認為認識都是由後天的學習和實踐得來的,聖人也不例外。如果聖人能夠神而先知,孔子就不至於受匡人之圍,不至於拒見陽貨而又和陽貨遇諸途。從而得出“無兆象效驗,聖人無以定也”的結論。實知概念揭示瞭感性材料在認識過程中的重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