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e蒙臺涅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人文主義思想傢、文學傢和倫理學傢。生於波爾多的蒙臺涅堡。他從6歲起在波爾多的居依愛納學校接受瞭7年人文主義教育。13歲開始研習法律。1557年當瞭波爾多議會的顧問。1571年退職返回蒙臺涅堡。。以後,他遊歷過法國、德國、瑞士和意大利等國;他還在1581~1585年間擔任瞭兩屆波爾多市長職務。在蒙臺涅堡的日子裡,他一直埋頭博覽典籍,寫作瞭《隨感錄》。該書共分3卷,收有107篇論文,是一部關於社會政治、宗教、倫理和哲學的論著。同時含有許多蒙臺涅的自我描寫。《隨感錄》前2卷於1580年在波爾多出版;1588年,經過修訂和增寫的第3卷匯集出版。1592年9月13日,蒙臺涅病逝。

  蒙臺涅的思想發展分為三個時期:斯多阿主義時期(1572~1574)、懷疑論危機(1576)和伊壁鳩魯時期(1578~1592)。在前期思想中,蒙臺涅主要探討痛苦和死亡問題,認為蔑視死亡是最大的德行;正是死亡給人們以純正、幸福的生之樂趣,並使人生的一切快樂更加強烈;學會死亡就是拋棄瞭奴性和一切限制,就是學會瞭自由。1576年前後他寫作的《為雷蒙·德·塞蓬德辯護》,集中體現瞭他的懷疑論思想。蒙臺涅認為,感覺經驗是一切認識的起點、源泉和終點,甚至科學也能還原為感覺,但我們可能沒有足夠多的感官,或者對象經由感官達到心靈時可能改變瞭原樣,最後無數事例都表明感覺經驗的易變、差異、虛弱和不確定;理性依賴於感覺,感覺的不確定使理性也充滿瞭謬誤和不確定;世界是無限的,主體則是有限的;萬物包括主體本身都處於永恒流變之中,因此人們不可能達到客觀的、絕對的和形而上學的真理;迄今為止,在任何知識領域,如哲學、歷史和法律等,人之所得隻是學會瞭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最偉大的哲學傢、思想傢之間的眾說紛紜就是明證;至於宗教教義和所謂啟示,不僅其本身充滿瞭種種謬誤和矛盾,而且也與一切歷史事實相背離,因而我們對之隻能表示懷疑。蒙臺涅的懷疑論實際上是針對經院哲學傢和神學傢的僵死教條,為科學知識的發展開辟道路的。在蒙臺涅後期的思想中,他要人們安於忍受痛苦和惡,因為它們與快樂和善一樣,同是生活的必然組成部分;並宣稱蔑視自己的存在是人的最大弱點,懂得如何忠誠地、有意義地享受生活則是最高的善。他贊賞伊壁鳩魯的幸福論的倫理學,反對中世紀基督教的禁欲主義的“道德”。蒙臺涅在《隨感錄》中還尖銳地譴責內戰、宗教迫害和殖民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