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研究的中心範疇,包括美的本質和美的形態。

  美的本質 美學研究的一個根本理論問題。在西方美學史上,關於美的本質的理論眾說紛紜,但從哲學的出發點看,基本上不外兩種:一種從客觀物質的屬性中去尋找美的根源;另一種從精神中去尋找美的根源。此外,還有遊移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各種折衷、含混的說法。馬克思主義主張從人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實踐改造中去尋找美的根源。

>  美學史上的主要觀點 ①主張從物質屬性中去尋找美。這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亞裡士多德、D.狄德羅、E.博克(1729~1797)等人。他們都企圖把美歸結為物自身所具有的某些屬性,但都不能科學地說明這些屬性是怎樣成為美的,而且他們所找到的美的屬性都不能普遍地說明無限多樣的一切事物的美。例如,狄德羅認為美是事物所具有的一種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關系”。但他始終不能具體地說明這種“關系”的本質是什麼,它同其他非美的關系區別何在。博克批評瞭古希臘美學,認為美在比例對稱的說法不能普遍地說明一切事物的美,他提出瞭美的7種感性性質,如小、光滑、漸次的變化、嬌柔……等等,但也犯有同樣的毛病。這一派理論的貢獻在於肯定瞭美的客觀性,看到瞭美同事物的屬性相關,並作瞭不少經驗的觀察和分析。但由於它脫離人類具體的社會實踐去說明物的屬性的美,因此常常隻能停留在感覺經驗的現象上,不可能真正認識美的本質。

  ②從精神中去找美的根源。這一派自古希臘的柏拉圖以來,代表人物眾多。到瞭近代,I.康德從先驗主體中尋找美的普遍必然性,G.W.F.黑格爾則從絕對精神中去找美的根源,西方現代美學的說法雖然各不相同,但大都把美看成是精神、心理的產物。這一派看到瞭美與主體精神密切相關,他們的觀點包含著合理的東西:對主體的審美經驗及其能動作用作瞭許多哲學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分析,打破瞭那種忽視主體作用的機械唯物主義觀念,突出瞭美感的諸特征。黑格爾雖然不重視主體審美經驗的分析,但他具有宏偉的歷史感,在唯心的形式下意識到瞭美同人類社會實踐的歷史發展的關系,成為後來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重要來源之一。包括康德、黑格爾在內的所有近現代一切從精神中去找尋美的根源的理論,都有一個根本性的錯誤,那就是忽視或否認美的客觀社會性,誇大精神的作用,認為美是精神活動的創造物,以至用神秘的或反理性的直覺、欲望、沖動去說明美的本質。無論精神、心理的各種因素在審美中起著多麼巨大的作用,但都不可能沒有客觀現實的基礎或根據。那些主張從精神中找美的根源的人對於這一點是不承認的。

  ③強調美同社會生活的聯系。19世紀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Н.г.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理論,和同一時期西方美學理論相比很不相同。這一理論強調美同社會生活的聯系,但它基本上是從L.費爾巴哈的生物學的觀點去理解人和人的生活的,因此還不能科學地說明生活對於人何以會成為美。同時,這一理論認為美的生活是“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這就同它主張美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說法相矛盾。但它從生活出發去找尋美的本質,較之於從物質的屬性或從精神出發去找尋美的本質是一個重要的進展。這一理論缺乏嚴密的論證,有不少簡單化的地方,在19世紀西方美學史上並未產生影響。

  ④中國古代從西周開始,已從味、色、聲所引起的快感中去探求美的本質,後來又進一步發展到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從美與善的聯系和區別中去思考美的本質。由於中國哲學很早就肯定瞭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統一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因此中國美學一般說來既不把美看作是單純的物質屬性,也不看作是單純精神的產物,而認為美在主體與客體雙方的統一之中,顯現為主體和自然、社會相統一的一種理想的生活境界,並且是個體在道德上的善的完滿實現。中國古代美學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既有積極合理的一面,也有同維護奴隸主和封建主的禮法、倫理、綱常相聯系的嚴重束縛個性發展的一面。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一書中,第一次把解決美的本質問題放到人類社會實踐首先是物質生產實踐的基礎之上。馬克思在對比動物的生產和人的生產時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物體”,這是人的生產不同於動物的生產的重要區別之一。馬克思深刻闡明瞭產生這種區別的根本原因。他極為明確地指出,主體產生審美感覺和“屬人的本質客觀地展開的豐富性”,和“相應的對象的存在”亦即“人化瞭的自然界”的存在分不開。所謂“屬人的本質”的產生及其客觀的展開、自然界的“人化”,在馬克思看來都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歷史成果。因為“正是通過對對象世界的改造”,自然界對於人“才表現為他的創造物和他的現實性”,從而人才能“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這就是說,通過改造世界的實踐,一方面,外部自然界被“人化”而成為美的對象;另一方面,主體的感覺也相應地被“人化”而產生審美感覺。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主體的審美感覺和客觀世界的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成果在主體和客體、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的表現。它具有一種以實踐為基礎,並由實踐的發展所決定的雙向進展和雙重結構性質。這樣,馬克思就從根本上解決瞭歷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美的問題上表現出的互不相容的僵硬的對立。他指出產生審美感覺必須存在“相應的對象”,亦即存在“人化瞭的自然界”,從而一方面打破瞭唯心主義認為美是精神的產物、把美感等同於美、否認美的客觀社會性的種種錯誤看法;另一方面,又打破瞭舊唯物主義把美歸結為與人類社會實踐無關的、永恒自在的物質性的錯誤看法,第一次在徹底的唯物主義即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找到瞭決定美的產生和發展的真正客觀根源,這是關於美的本質或根源問題上一個空前巨大的變革。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及其後《經濟學手稿(1857~1858)》、《資本論》等著作中對人類社會實踐,特別是物質生產實踐(勞動)的分析;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對勞動與人類產生發展的分析以及對否定人對自然的能動改造作用和否定人與自然的統一的機械唯物主義的批判,都為解決美的本質問題打下瞭哲學理論的基礎。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實踐是人類的有意識、有目的、按照客觀世界的規律去實際改造客觀世界的現實活動,因之它不是動物的那種本能地適應環境的活動,而是一種能動地掌握、利用客觀世界的規律來為人的目的服務的創造性的活動,是一種以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和支配為基礎的自由的活動。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一方面是為滿足某種實際需要,或達到某種功利目的而進行的;另一方面,當著這種活動和活動的成果感性直觀地顯示出人類戰勝各種困難的創造的智慧、才能和力量,成為人的自由的感性現實的確證和肯定的時候,它就會在滿足人的功利需要之外,引起一種與功利需要的滿足所產生的愉快有質的區別的精神愉快。這就是本質意義上的美感。從哲學上看,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創造活動及其成果對人的自由的肯定形式,美感則是對這種自由的感性直觀所引起的一種特殊的精神愉快。由於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不能脫離對客觀世界規律的掌握和應用,所以美不能脫離真,真即客觀世界的規律性。但美中之真,是已經通過實踐主體化瞭的真,亦即和人的目的相適應,並成為人的自由的肯定的真。人類的實踐不能脫離一定的社會目的,這目的雖然各不相同,但隻有和人類整體進步發展的普遍利益相一致的目的性的活動,才具有客觀歷史的價值。這樣的目的性的活動就是最高的善。美既然是人類生活的感性的實踐創造對人的自由的肯定,它就不可能脫離善。但美中之善是在主體的實踐創造中獲得瞭客體化的善,亦即和主體的自由發展相一致,並完滿地實現瞭的善。所以,從美與真和善的關系來看,美又是真和善在人類生活的實踐創造基礎上的統一。

  美的歷史發展 美作為人類生活的感性的實踐創造對人的自由的肯定,是隨著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而發展的,美的歷程和人類生活的實踐創造的歷程不能分離。在人類發展的初期,由於人支配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維持肉體生存的起碼要求也很難於實現,因此功利要求的滿足壓倒瞭一切。盡管在這時標志著人與動物的區別的勞動,特別是生產工具的創造,已經顯示瞭馬克思所說的“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物體”這一特征,但勞動及其成果還隻是作為維持肉體生存需要的手段來看待的。隻有當生產力進一步獲得瞭發展,人支配自然的能力有瞭較大的提高,最起碼的肉體生存需要有瞭基本保障之後,人類才開始超出功利需要去看他的勞動和勞動的成果,從中感受到人的自由的表現,審美的活動才最後從功利的活動中分離出來和相對地獨立起來。但是,由於人類隻有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才能改造自然,生產力的向前發展又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階級。因此人類在進入文明社會之後,雖然物質生產實踐有瞭很大發展,並且始終是美的產生和發展的終極的現實基礎,但美的成果和審美的活動已經為不直接參加物質生產勞動的少數剝削階級所占有,而直接的物質生產者所進行的勞動創造,對於生產者自身來說卻成瞭單純維持肉體生存需要的手段和不得不忍受的折磨,這不但不是對生產者自身的自由的肯定,而恰好是一種否定,他們所創造的美越多,他們自己失去的東西也越多。勞動異化瞭,個體與社會分裂瞭。這種異化和分裂,隻有到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得到最終的解決。在此之前,對勞動的異化和個體與社會分裂的解決,始終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巨大課題。這一課題的解決是馬克思曾經指出的一個漫長艱巨鬥爭的自然歷史過程,它經常要以許多個體的犧牲為代價。在這一過程中,處於一定社會關系中的個體為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而進行的種種鬥爭,即使遭到瞭挫折和失敗,也會由於它顯示瞭人對自由的不可遏抑的追求和肯定而具有美的價值。這就是美學上的崇高、滑稽、悲劇、喜劇等美學范疇的現實根據和來源。如果說一般的所謂美指的是從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中所顯示出來的自由,那麼崇高、滑稽、悲劇、喜劇則是從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矛盾沖態中所顯示出來的自由。用黑格爾的話來說,前者是“肯定的自由”,後者是“否定的自由”。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尖銳的矛盾沖突,把後者提到瞭重要的位置,古典式的和諧的美幾乎完全被棄置不顧瞭。這看來是一種倒退,是對傳統的美的觀念的否定,但在另一方面又極大地擴展瞭美與藝術的領域,提高瞭主體在美與藝術欣賞創造中的重要作用,並且為主體與自然、社會在更高階段上的統一創造著條件。對現代條件下美與藝術的發展持悲觀論調的各種說法,從人類社會的前進發展來看,都是沒有根據的。不論經過多少歷史的曲折,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必將在過去所不能設想的廣度和深度上有力地推動“自然的人化”的發展,從而在總體上推動美與藝術的發展。

  美的形態 美的普遍本質的各種具體表現形態,包括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等等。

  社會美 經常表現為各種積極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場景、某些勞動過程和勞動產品等的審美形態,是社會實踐的直接體現。

  社會美與善有密切聯系,但不同於善。善直接地與功利相聯系,集中表現為人的利益和需要;社會美雖以善為前提,但功利的直接性已經消溶在感性的形式中,它成為對人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的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等的積極肯定。對善的把握主要通過概念來揭示出對象的功利性質或人的道德品質;對社會美的把握則呈現為對生活的形象觀照。善是意志的對象,以社會的階級的道德規范指導人們的行動;社會美則是欣賞的對象,它把善變為個體內在的情感要求和自由的創造活動,因而能引動人們的審美愉悅,具有不同於道德訓誡的、潛移默化的功能。

  人物形象的美可以分為內在的和外在的。所謂心靈美、性格美、精神美等大體屬於前者,但這種內在美又不能是抽象的,它們需要通過人的各種具體的行為、動作、語言、風度等等形象表現出來。人的外在美主要是形式的美。它具有相對獨立的性質,與人的本質沒有必然的聯系。

  社會美一般具有階級性,但也有階級性不明顯或沒有階級性的社會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消滅瞭剝削制度,勞動者作為自由創造的主體,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忘我地辛勤勞動,人們的首創精神、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出現瞭許多先進集體和新人。社會主義新人形象的美,是社會主義時代社會美的主要內容。

  自然美 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統一。它的社會性是指自然美的根源在於實踐。從自然美的形成來看,一些自然感性形式能成為美的對象,不決定於自然的感性形式本身,而決定於實踐中自然和社會生活的客觀聯系。自然美的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屬性、特征,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認的或實踐中肢體所能運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它們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條件。自然美的主要特點側重於形式,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喚起人的美感,它和社會功利的聯系較為曲折。

  在美學史上,對自然美有過各種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自然美在自然本身的各種屬性,如線條、色彩、形體等;有人認為自然事物本身不可能有美,而是人的思想感情作用於對象的結果;有人認為自然美隻是為其他對象而美,為審美的意識而美;有人認為自然界的美的事物,隻有作為人的一種暗示才有美的意義。馬克思主義美學認為自然之所以會引起人的審美感受,成為人的情感的表現,或者使人們想到人等等,都決定於人對自然的實踐改造。自然美的形成和發展與社會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人類出現以前,自然是自在之物。它的物質屬性雖然早已存在,但無所謂美醜。在人類社會出現的早期,當自然還是一種不可制服的力量,威脅著人類的時候,自然對於人類作為一種異己的對立的現象,也並不是美的。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人類在改造和征服自然中,逐漸改變瞭人和自然的關系,自然物對於人類不但具有瞭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的價值,而且愈來愈多地成為人們關心的和可親的對象,逐步產生美的意義。因此,在生產實踐中人和自然的關系,從客體方面看,是實用價值先於審美價值;從主體方面看,是先從實用的觀點去看待自然事物,然後才從審美觀點去看待自然事物。原始狩獵民族對植物漠不關心,即使在他們的土地上長滿瞭鮮花,也不用植物作裝飾,隻有到瞭農業社會,才出現大量的植物裝飾圖案。自然美不僅為人類而存在,而且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而逐漸擴大和發展。

  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與自然的聯系愈來愈廣泛,不僅經過勞動,在形態上直接改變的自然事物可以成為美的對象,許多形態未經改變,但經由勞動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而同人類的自由發展產生瞭廣泛聯系的自然事物,如天空、海洋等也可以成為美的對象。未經勞動改造的自然事物何以成為美的對象,歷來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美學界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自然美在於自然本身固有的性質,它之所以美是由於自然事物的個別性顯著地表現著一般性;另一種意見認為,這種自然事物的美在於“自然的人化”。在後一種意見中,人們對“自然的人化”又有不同的理解。

  從廣義上看,所謂“自然的人化”是指人類在長期實踐中對自然的改造、征服的結果,自然的質料、性能、規律和形式,都是在與人類社會生活發生長久緊密的關系時才成為美的。它不僅包括人直接改造過的自然,也包括沒有改造過的自然。人類在長期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使許多自然事物從與人對立的或無關的對象,變成“為人”的或人的對象。這種自然事物雖未經人類勞動直接改造過,但已成為人類物質生活或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成為“人的無機的身體”。由於人與自然有著這種廣泛的聯系,突破瞭狹窄的實用關系的束縛,自然或者作為生活環境、勞動場所的因素,或者由於自然的形式特征與人的勞動、生活和有各種情感上的同構對應關系,因而使自然事物逐漸成為美的。這種“自然的人化”正是社會發展的歷史成果。

  由於自然美的主要特征是側重形式美,是以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直接引起人的美感。因此,自然的某些屬性、特征自身便具有重要的審美意義。不僅在欣賞自然美時人們的聯想和想象要受自然特征的制約,而且在創造美時還可以從自然特征中吸取各種形式美的因素。所謂形式美,主要是指各種形式因素如色彩、線條、形體、聲音等的合規律性的結合,如整齊一律、對稱均衡、照應對比、多樣統一等。因其與人的實踐創造長期反復地發生聯系而成為美,因此,它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穩定性。

  “多樣統一”是形式美的高級形式,歷來被不少美學傢看作是美的事物的重要形式特征。如中國和西方古代以和諧為美便是關於“多樣統一”這一形式美規律的論證。如事物的“形”具有大小、方圓、高低、長短……;“質”具有剛柔、強弱、潤燥……;“勢”具有疾徐、動靜、聚散、抑揚、升沉。這些對立因素統一在具體事物中,既避免瞭單調,又克服瞭雜亂。人們在物質生產和藝術創造中要求把多種形式因素有機組合在一起,使在單純中包含豐富,變化中保持秩序,以造成整體的和諧。

  藝術美 藝術美是生活和自然中的審美特征的能動反映,是審美意識的集中物態化形態。藝術美作為美的高級形態來源於客觀現實,但並不等於現實,它是藝術傢創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美包括兩方面:①藝術形象對現實的再現;②藝術傢對現實的情感、評價和理想的表現,是客觀與主觀、再現與表現的有機統一。藝術美和其他勞動產品有本質的區別,其他產品是在實用的基礎上講求美,而大部分作為藝術美的產品並不直接滿足人的實用需要,沒有直接的實用目的。它的特征在於具有審美功能,能給人以在現實生活中難以獲得的最為純粹的美的愉悅和享受。

  在美學史上,對藝術美的研究主要有兩種傾向:①雖然承認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生活,肯定瞭現實生活中美的豐富性,但忽視藝術傢的創造性勞動,把藝術美貶低為現實美的“代用品”。②強調藝術美完全是藝術傢心靈的創造,或屬於心靈的力量,否認藝術美的客觀現實生活的根源。

  現實生活和自然事物是產生藝術美的客觀基礎,藝術美是現實的真實能動的反映。但從反映的具體對象說,則可以是美的事物,也可以是不美甚至是醜的事物。具體對象的美醜性質,並不能決定藝術美的性質。藝術反映的對象即便是醜的,由於藝術傢在主觀理想指導下通過特定的藝術形式深刻地揭露瞭醜、鞭撻瞭醜,就是對美的肯定。所以醜可以滲透在藝術美之中,成為藝術美的有機組成因素。

  現實美雖然生動、豐富,但它是自然形態的東西。藝術美卻是藝術傢創造性地勞動的產物。它和現實美相比較有以下的特點:①藝術美經過藝術傢加工提煉,可以比現實美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而更帶普遍性;②現實美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一種現實美隻能存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藝術美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可以在時間上保存更久遠,在空間上可以到處流傳。藝術美不僅來源於現實,而且通過對社會審美意識的陶冶塑造、豐富發展,能積極地反作用於現實。藝術美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人的思想、情操更高尚、更美好,能推動人們按照美的規律去創造新的現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