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有基礎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所產生的新學科的總稱。其共同特點是:運用一門學科或幾門學科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另一門學科的物件或交叉領域的物件,使不同學科的方法和物件有機地結合起來。

  19世紀70年代,恩格斯根據當時自然科學發展所顯示的突破原有學科界限的新趨勢,在分析各種物質運動形態相互轉化的基礎上指出,原有學科的鄰接領域將是新學科的生長點。此後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原有基礎學科相互交界的領域產生出瞭一系列的的邊緣學科,如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等等。現代科學的發展表明,不僅在相互鄰接領域,而且在相距甚遠的學科領域之間由於交叉和滲透,也不斷產生出新的邊緣學科,就是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這兩大門類之間,也不斷產生出相互交叉和滲透的邊緣學科。邊緣學科的出現是物質運動形式相互轉化的反映,它們越來越深刻地展示出自然界的動態過程。邊緣學科不但有助於理解各門學科的聯系,而且有助於更深刻地揭示每種物質運動形式的實質和自然界的統一性。例如,生物化學、生物物理的研究使我們對生命過程和本質及遺傳機制認識得更加清楚瞭。邊緣學科的不斷產生表明瞭當代科學發展的整體化趨勢。20世紀40年代以來,科學的不斷分化也可以看作是科學發展綜合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斷出現的邊緣學科正日益消除各種傳統的學科界限,使各門科學結成一個完整統一的科學知識體系。邊緣學科的不斷產生大大擴展瞭科學研究的對象,揭示瞭自然界新的奧秘,開創瞭新的實驗技術,形成瞭新的理論思想,並且可以引起人類對整個客觀世界的認識在觀念上的深刻變化,給予社會實踐以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