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稱歐佩克。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一些產油國傢為抵制國際石油壟斷資本的控制、保衛石油資源、維護民族利益而組成的國際專業性組織。1960年9月成立,其主要機構有大會、理事會和秘書處。總部設在維也納。至1988年共有13個成員國。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內瑞拉等5國為創始國。其他成員還有:卡塔爾、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加蓬、印尼、利比亞、尼日利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這些國傢的石油產權、開採、提煉和經營長期被外國壟斷資本所操縱。該組織旨在協調成員員國的石油政策,采取集體行動,同國際石油壟斷公司進行談判,以維護自己的石油利益,在70年代,該組織為保護成員國的石油收益,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簽訂提高石油標價的協議,並單方面作出提高石油標價的決定,從而取得調節世界石油市場價格的支配權,一度使西方國傢陷入石油危機,並為推動國際經濟舊秩序的改革起瞭積極作用。進入80年代後,由於世界石油市場需求量急劇下降,該組織先後采取“減產保價”和“減價保產”等措施,被迫不斷降低石油價格和限制成員國的產量,使該組織逐漸喪失調節石油價格的支配權。這一發展趨勢非短期所能扭轉。

  除瞭上述13國石油輸出國組織外,還有地區性的國際石油組織。如1965年10月建立的拉丁美洲國傢石油互助協會和1968年1月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後者的成員國在1973年10月中東戰爭期間,以石油為武器,采取提價、減產、禁運、增股和國有化等措施,反對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對國際政治產生瞭重大影響。該組織還於1976年設立國際發展基金,為其他發展中國傢提供經濟和財政援助,有力地推動瞭南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