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教派。或稱正一教、正一派。原為五鬥米道。元以後,為道教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道等符籙派之總稱,與全真道同為道教之兩大派。正一道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畫符念咒,降神驅鬼,祈福禳災。相傳張陵創教時,稱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教以正一新出道法”,又“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伐誅邪偽,與天下萬神分付為盟,悉承正一之道”。張陵之子張衡於東漢“永壽二年襲教居陽平山,歲以經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傳說陵四代孫張盛徙居江西龍虎山後,為道教之龍虎宗,尊張張陵為“正一天師”。唐宋崇道,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宋理宗敕三十五代天師張大可,提舉三山(龍虎山、閣皂山、茅山)符籙,兼禦前諸宮觀教門事,龍虎山正一天師遂為各道派之首;元世祖命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正一道以張天師為道首,其道士可以不居宮觀而有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