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緊張的國際關係和國際局勢的和緩與鬆弛。特指20世紀70年代前期、80年代中期以後東西方關係和美蘇關係的和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西方關係處於冷戰狀態。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美國經濟地位不斷下降,西歐、日本則相對上升;在東方,由於蘇聯推行大國主義導致社會主義陣營瓦解;第三世界迅速崛起,整個國際局勢向多極化轉變。東西方國傢間的緊張對峙局面有所緩解。主要表現是:1969年聯邦德國國總理W.勃蘭特正式提出與蘇聯、東歐緩和的“新東方政策”;1970年聯邦德國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與波蘭簽訂關於兩國關系正常化基礎的協定(統稱《東方條約》),各方保證不使用武力和進行武力威脅,認為歐洲所有國傢的邊界不可侵犯;聯邦德國政府放棄哈爾斯坦主義,與華沙條約組織的東歐成員國建交,與民主德國互相承認是主權國傢,互設常駐代表機構;1971年蘇、美、英、法四國簽訂關於柏林的協定;1972年美國總統R.M.尼克松訪問中國;1972、1973、1974年美、蘇首腦就限制戰略核武器問題舉行會談並達成若幹協議;1973年兩個德國同時加入聯合國,同年中歐裁軍會議開幕;1975年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通過瞭最後文件(即《赫爾辛基宣言》)。這一時期中,東西方在德國問題上的爭端獲得基本解決,歐洲局勢有所緩和,裁軍談判略有進展,中、美關系開始解凍,美、蘇首腦會晤成為緩和美、蘇關系的重要形式。

蘇聯共產黨總書記Л.И.勃列日涅夫訪美,會見美國總統R.M.尼克松(1973年6月)

  70年代末80年代初蘇聯進行對外擴張,入侵阿富汗,美國對蘇采取強硬政策,美、蘇關系重又轉冷,被稱為“新的冷戰時期”。80年代中Μ.С.戈爾巴喬夫上臺後,全面調整蘇聯對外政策,美國也作出相應調整,雙方通過對話、首腦會晤協調相互關系。1987年簽訂瞭削減核武器的中程導彈條約;1989年11月美、蘇首次在聯合國共同提出,根據《聯合國憲章》在各方面加強國際和平、安全與合作;1990年10月兩個德國宣佈統一;同年11月歐安會巴黎首腦會議宣佈歐洲沖突、分裂的舊秩序最終結束;美、蘇原則達成削減50%戰略核武器的協議。美、蘇的經貿關系也得到迅速發展。

  美、蘇關系的緩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局勢的重大變化。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峙結束,世界格局發生瞭新的變化。

聯邦德國總理H.科爾在民主德國總理L.德梅齊埃(右)及夫人陪同下,在柏林教堂作禮拜,慶祝兩德統一(1990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