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行政機關對所需設施、財物、用具、經費的供給和公務人員日常生活的管理。它是行政機關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行政機關一般都設有專職的管理部門。

  後勤管理的內容一般包括:①房產建築管理。即對行政機關辦公用房、輔助設施用房、職工宿舍和其他地面建築的管理。包括建築、登記、分配、收費、保養、維修、拆遷、報廢。目的是保證公務人員對辦公和居處住所的需要。②辦公環境管理。指對辦公區和宿舍區公共環境的管理。包括室內外的空間、道路、地面。目的的是為公務人員創造一個優美、安靜、整潔的環境,保持其愉快的工作情緒。③生活管理。指對行政機關生活服務機構的管理。目的是方便職工生活,提高行政效率。④辦公設備和物品管理。指對行政機關辦公設備和物品在采購、驗收、儲藏、分發、監督使用、維修、變賣和報廢處理等方面的管理。目的是有效利用行政經費,滿足行政機關對行政設備和物品的需要。⑤車輛行旅管理。包括對行政機關各種車輛的購置、登記、調配使用、保養維修、油料領用、行旅費用及對司機的管理等方面。目的是解決行政機關辦公對外交往的各種需要。⑥接待管理。指行政機關在對外聯絡時的接待工作,包括部門和設施的建立、工作人員的教育、對整個活動的安排所進行的管理。目的是使行政機關搞好公共關系,保持良好的社會形象。⑦機關經費管理。指對機關行政經費的領撥、使用、繳銷、會計、審計等進行管理。目的是節約行政開支,堵塞浪費,以防財務行政上出現漏洞。

  後勤管理的原則:①服務原則。後勤事務是行政機關的輔助業務,目的在於保證行政機關業務的正常進行。從事後勤工作的人員要認真、仔細、全面地為行政機關的工作提供服務。②節儉原則。嚴格行政經費的核算制度,厲行節約,充分利用人力、財力、物力以達到理想的行政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