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的綱領。又稱政綱。是表明政黨的指導思想、政治主張和奮鬥目標的文獻。正式的黨綱是由黨的代表大會通過的政黨綱領。非正式的黨綱是指政黨在議會或總統競選中提出的競選綱領、施政綱領等。政黨制定並發表黨綱,旨在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動,提高黨員的認識,鼓舞黨員的鬥志,並爭取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支持,建立社會基礎。不同類型、不同國傢的政黨制定黨綱各有自己的特點。

  資產階級政黨的黨綱一般缺少系統的理論說明和長遠的奮鬥目標,側重於當前的施政方方針。早期的資產階級政黨黨綱,如1835年英國保守黨形成之初發表的塔姆沃思宣言,其中肯定瞭1832年議會改革的成果,同時謹慎地提出瞭進一步改革以擴大戰果的方針。1860年5月,美國共和黨在芝加哥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瞭芝加哥政綱,其中提出反對奴隸制,主張給每個移民免費分配公共土地等。這個綱領曾促使共和黨的A.林肯於同年當選為總統。大約從這時起,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大政黨都習慣於在4年一度的總統選舉前由黨代表大會通過競選綱領,以此作為本黨的政綱。而英國人認為政黨應有其獨特的指導思想和一貫的政治主張,所以英國保守黨、自由黨以及後來建立的社會民主同盟和獨立工黨,通常制定有較詳盡或正式的黨綱。資產階級政黨不可能對社會發展作出科學的分析,而且內部利益不同、派系龐雜,所以其政綱多是各派主張的妥協產物,時常變動,缺少穩定性。資產階級政黨在大選時提出競選綱領,旨在拉攏選民,爭奪選票,因此,黨綱中多有迎合選民需要和選民心理的不切實際之處;同時黨內缺少監督黨綱實施的權力機構,黨綱對領袖的約束力不大,所以執政後黨綱常有未實施之處。

  民族主義政黨在爭取民族解放鬥爭中,一般都制定有民族民主革命的綱領,以此作為領導民族獨立和民主運動的旗幟。

  無產階級政黨制定黨綱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世界上第一個群眾性工人政黨英國全國憲章派協會於1840年7月建立時,在代表大會上通過瞭組織計劃,其中關於協會宗旨、原則和方式的規定即屬於政綱,但這個政綱隻限於當時的主要政治要求。如規定協會的宗旨是徹底改革下議院,使之能全面地忠實地代表全體人民;原則是使21歲的男子都有選舉權,國會每年改選,秘密投票,取消議會的財產資格限制等;方式是采取和平與合法的手段,向國會請願。世界上第一個以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為指導的無產階級共產主義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建立後,發表瞭黨綱《共產黨宣言》,提出瞭共產黨的最近任務、最終目標和鬥爭策略,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無產階級政黨黨綱,成為後來各國共產主義政黨制定黨綱的依據。K.馬克思、F.恩格斯曾指出:“制定一個原則性綱領,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樹立起一些可供人們用以判定黨的運動水平的界碑”;“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4頁、第31頁)。Г.В.普列漢諾夫、В.И.列寧在籌建俄國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政黨的過程中也十分重視草擬和制定科學的黨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於1898年通過瞭含有綱領性內容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宣言》,1903年黨的“二大”正式制定瞭包括民主革命的當前目標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最終目的的黨綱。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建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制定瞭《中國共產黨綱領》,其中第2條寫明推翻資本傢政權、承認無產階級專政和消滅資本傢私有制。第3 條規定“以社會革命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1922年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第一次正式提出瞭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國的最低綱領和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的最高綱領。這個宣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1923年黨的“三大”通過瞭《中國共產黨黨綱草案》。1928年黨的“六大”通過的政治決議案,分析瞭中國與世界革命、中國革命的性質與動力,具體地提出瞭當時中國革命的十大要求和黨的總路線,是當時黨的政綱。從1945年黨的“七大”至1982年黨的“十二大”,中國共產黨隻在歷次代表大會制定的黨章的“總綱”部分簡要地寫明黨的綱領和其他帶綱領性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