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組織和黨員在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作風。它是政黨的本質和特性的外在表現。黨性決定黨風,黨風反映黨性。無產階級政黨有瞭良好的黨風,可以增強黨內的凝聚力和對黨外群眾的吸引力。黨風直接關係到黨內團結和黨群關係,關係到一個政黨事業的興衰成敗。處於執政地位的政黨的作風,尤其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關註和監督,社會各界往往憑藉黨風來認識和評價這一政黨。各類政黨和各國政黨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黨風存在著不同的情況。

  資本主義國傢的資資產階級政黨,通過議會進行競選,爭奪權力,維護和發展本階級集團的利益,這就決定瞭資產階級政黨黨風的特點是:爾虞我詐、營私舞弊、弄虛作假、嘩眾取寵、打擊別人、抬高自己;一旦取得執政地位,就為本黨分配權力,以權謀私,彼此勾心鬥角,互相傾軋。資產階級政黨的黨魁飛揚跋扈,專橫獨斷,暴戾恣睢,陰險毒辣;黨棍、黨鞭政治腐敗,唯命是從,生活腐化;黨徒、黨羽則唯唯諾諾、隨聲附和、唯利是圖、同流合污。資產階級政黨在日常的政治活動中欺詐誆騙、爭權奪利、貪贓枉法司空見慣。隨著資本主義國傢勞動人民的覺悟日益提高,社會輿論監督和大眾傳播的發展,公民民主意識的增強和文化程度的提高,資產階級統治經驗的積累和統治手段的變換,資產階級政黨的黨風在形式上有所變化,但它的自私、爭奪的本性不會改變。

  無產階級政黨旨在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造福人民,不謀私利,從根本上說必須而且可以樹立良好的黨風。但由於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剝削階級傳統影響的存在,資產階級政黨腐朽的風氣也會侵蝕到無產階級政黨中來,因此,加強無產階級政黨的黨風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隨著無產階級政黨成為執政黨,端正黨風問題更為重要而迫切。執政黨黨風建設的總任務是:堅持並發揚無產階級的優良作風,抵制並克服資產階級的腐朽作風。具體內容主要是:在政治方面要方向明確,為政清廉,反對以權謀私;在思想方面要實事求是,反對虛假浮誇;在工作方面要認真負責,反對敷衍塞責;在生活方面要艱苦樸素,反對鋪張奢侈。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風的建設。毛澤東1942年在《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中就提出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一書中他又指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瞭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毛澤東選集》第二版,第3卷,第1093~1094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的指示,強調要克服居功自傲情緒、命令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以及貪污腐化、墮落頹廢、違法亂紀等錯誤。1957年4 月中共中央又發出開展以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宗派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的指示。1958年以後,黨的指導思想受到“左”的錯誤的幹擾,黨風不正問題越來越嚴重。到“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對黨的優良傳統作風進行瞭嚴重破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深切認識到“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此後,黨為端正黨風作瞭大量工作。特別是1990年3月中共中央十三屆六中全會作出《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重新強調黨應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人階級先鋒隊,要求加強廉政建設和黨風建設,認真克服黨內存在的消極腐敗現象。在實行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條件下,端正黨風問題仍是中國共產黨長期的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