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乳腺部的常見惡性腫瘤。多發生於40~60歲的女性。其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僅次於子宮頸癌。以乳房腫塊、疼痛,乳房外形改變為主要臨床表現。早期可無癥狀,隨著腫塊的長大而逐漸出現乳頭溢液,局部皮膚凹陷或乳頭回縮固定,晚期則有腫塊破潰呈翻花狀,同側腋窩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及消瘦、發熱等全身癥狀。根據臨床表現,結合X線平片檢查,液晶薄膜檢查,同位素磷32體外探查、B型超聲波以及腫塊活體組織檢查等可獲確診。。中醫學無乳腺癌病名。

  中醫學認為,乳腺癌的發生主要與長期精神刺激而情志失調有關。肝鬱氣滯,氣鬱化火,氣滯血瘀,聚濕生痰痰熱瘀毒結於乳房,發為癌腫。

  乳腺癌早期適於手術者,應盡可能爭取手術根治;晚期及無手術指征者,可用中醫藥治療並結合放療、化療以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中醫治療乳腺癌,多采取辨證論治與專方專藥相結合的方法。常見證型有:①肝鬱氣滯。常見於早期。證見乳房腫塊,質硬不痛,局部皮膚收縮凹陷,胸悶不適,精神抑鬱,或兩脅竄痛作脹,口苦咽幹,舌紅,苔薄黃,脈沉弦。治宜疏肝解鬱、化痰散結,方用柴胡疏肝散合清肝解鬱湯加減。②痰水瘀結。常見於中期。證見乳房腫塊凹凸不平,推之不動,堅硬灼痛,皮色青紫甚或翻花,潰爛,心煩易怒,小便短赤,舌質黯紅或絳紫,或有瘀斑,苔黃,脈弦數。治宜解鬱化痰、清火解毒,方用連翹金貝煎合連翹敗毒丸加減。③氣血兩虛。常見於晚期。證見乳房腫塊不消,或翻花潰爛不斂,滲流黃水或血水,腋下、頸部淋巴結腫大,形消體瘦,心悸氣短,面色蒼白或晦暗,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治宜補氣養血、調理肝脾,方用香貝養營湯合益氣養營湯加減。

  此外,腫塊未潰者可外敷鮮蟾蜍皮或陽和解凝膏;腫塊已潰,可用化痰生肌粉、黑將丹、生肌玉紅膏等。

  用於乳癌的專方常見有內消乳巖方、神效瓜薑散、無憂丹、上海的乳癌方、消瘤方、乳巖方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