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血液特徵之一。通常所謂血型多指紅細胞表面抗原差異的分型。實際上血型概念已擴大到紅細胞以外的所有其他血液成分,即白細胞、血小板、血清蛋白及紅細胞酶等都有獨自的型別。血型不僅是臨床醫學輸血的重要基礎,而且涉及瞭人類學、生物化學、腫瘤學、基因學、法醫學及免疫學等課題範疇,因此受到高度重視。

  1901年 K. 蘭德施泰納首先發現瞭人類第一個血型──紅細胞ABO血型,不僅奠定瞭臨床輸血和現代外科學基礎,而且開創瞭免疫血液學及後後來發展的免疫遺傳學。在他以後半個世紀中,陸續發現瞭紅細胞有400多種血型抗原,分屬20多個系統。其中以ABO及Rh系統最重要。

  ABO血型系統 ABO血型系統是安全輸血的基礎。蘭德施泰納在1901年首先發現人類有三種不同血型。1902年又發現第四種。根據紅細胞是否含有A或B抗原(凝集原)將血型分為:A、B、AB、O(不含有A及B抗原)四型。其相應的抗體(凝集素)為抗A、抗B。

  H抗原 幾乎所有紅細胞都含有H抗原。H抗原是A、B抗原的前身,在A及B基因作用下,通過特定途徑,將部分H抗原分別轉變為相應A與B抗原,AB型同時具有A與B基因,因而具有AB抗原。而O型者無A與B基因,故保留瞭全部H抗原,應為H型,但O型名稱沿用已久,不宜改動,故仍稱為O型。

  紅細胞上的血型抗原,有的在紅細胞表面,有的在紅細胞膜內。紅細胞膜是由膜脂質、膜蛋白組成的雙層類脂結構。膜脂質系脂質與蛋白質各占一半,而脂質中又以膽固醇為主。膜蛋白質含有糖蛋白及膜支架蛋白,其中糖蛋白又分為涎糖蛋白與區帶3蛋白。ABO抗原是糖蛋白,不影響膜結構,在某些紅細胞,如孟買型紅細胞,即使沒有 ABH抗原也不會發生溶血。但Rh抗原是膜內鑲嵌蛋白,因而Rh null型紅細胞由於沒有C、c、D、E及e抗原,其形態呈唇形,功能不正常,容易發生溶血。

  血型抗原的生物學特點 有以下三點:①能刺激產生特異性抗體並與該抗體發生特異性反應,因此血型抗原與抗體不存在於同一個體中(表1)。

表1 ABO血型抗原與抗體關系

  ②抗原決定簇的特異性,ABO血型抗原的基礎物質有 A、B、H等三種,這三種物質稱為血型抗原物質(血型物質),由多肽類和多糖體組成。不同人的多肽類中氨基酸組成(即氨基酸決定簇)不同,其抗原性就有差異。而抗原的特異性由糖類決定簇顯示。其多糖體為L-巖藻糖、D-半乳糖、N-乙酰基-D-氨基半乳糖及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4糖體。H物質先結合L-巖藻糖成為A和B的先行物質,亦即H基因所產生的轉移酶將L-巖藻糖連在第一個D-半乳糖上形成 H物質具有H抗原特異性,A基因和B基因又各自產生轉移酶將N-乙酰基-D-氨基半乳糖和D-半乳糖分別結合到 H物質糖鏈末端的D-半乳糖上而產生A抗原和B抗原,而AB基因同時將各自糖連接於H抗原上,出現AB抗原之特性。

  ③血型抗原的遺傳,人類血型遺傳方式有常染色體顯性、常染色體隱性和 X連鎖顯性等三種。大部分血型為常染色體顯性,如ABO等三種抗原的遺傳分別受三個等位基因控制。A和B是顯性基因,O是隱性基因(表2)。

表2 ABO血型基因型與表現型關系

  基因型是指個體所帶有的基因總和。而表現型則指個體實際表現出來的血型。如AO基因型,因O是隱性基因,所以隻能觀察到A型所顯示的特征。

  遺傳方式是按照G.J.孟得爾的分離與自由組合規律進行;子代分別從父母中得到一個等位基因。故可有AA、AO、BB、BO、AB及OO等六個基因組合,相應的表現型則為A、B、AB、O四種(表3)。

表3 ABO血型系統遺傳

  從表中可知,父母一方是O型者,不會有AB型子女,反之父母一方為AB型者,也不可能生育O型子女,但O型與AB型結合,子代就可能有A型與B型(表4)。

表4 ABO血型遺傳

  Rh血型系統的遺傳 按照費希爾-雷斯二氏理論:Rh遺傳是受每對染色體上分屬三個基因位點而又緊密相連的三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六個基因分別為C、c、D、d、E、e,相應抗原為C、c、D、d、E、e(其中d抗原尚未發現,僅是理論推導)。由於基因緊鄰無法進行交換,因此其遺傳是以單倍型為單位。用抗C、c、E、e及D抗體來檢查,共發現八個單倍型、即DCE、DCe、DcE、Dce、dCE、dCe、dcE及dce。子代Rh基因,由父母之單倍型配成,例如,CdE/cde、CDE/cdE等。抗D抗體可分成兩型:D(+)、D(-)。用抗C與抗c可分成三型:C+c-、C+c+及C-c+。用抗E及抗e可分為三型:E+e+、E+e-、E-e+。由此計算表現型可有18個。因抗d抗體尚未發現,D(+)者、其基因系DD或Dd無法確定,因此,對D抗原隻寫一個符號,不寫兩個符號。如CDe/cde就可寫成 CcDee。用D抗原陽性父方與D抗原陰性母方可畫成Rh遺傳方式如圖。

  從以上可總結出血型遺傳規律:①子代不能具有雙親缺乏的遺傳特征。②若父代有兩種表現特征,如AB型,子女必須有 A或 B。③如果父母不具有相同的遺傳特征,子代不可能具有成對的相同的等位基因。④父代有一對相同的基因,子代必須有該基因特征。法醫運用此規律,通過血清學檢查ABO血型,再加上其他血液遺傳特征如紅細胞酶、血漿蛋白、白細胞抗原系統等,可鑒定父子關系──即父權問題。但也有例外,在少數傢族中,發現父母一方為AB型,卻生育O型子女。這是一種特殊AB型,稱為CisAB型,此型僅占AB型人的0.018%,是因A和B基因緊密位於同一個染色體上遺傳的結果。其特點為具有兩種單倍型A(AB/O),其中B抗原較弱,而血清中含有B抗體。目前已發現CisAB主要有CisA2B3CisA1B和CisA2B,而A與B基因在兩條染色體上正常的AB型稱之為transAB。使用血清學方法,難以區分CisAB型與transAB型,隻能從傢庭調查中發現,多數傢庭涉及O型與AB型婚配。在同一個傢庭中的不同CisAB型個體之間,CisAB的血清學特性相同;而不同傢庭的CisAB個體之間,每種CisAB的血清學特殊性不相同,故作鑒定時須慎重。

  另環境因素可引起血型改變,但這種改變是不會遺傳的。常與疾病有關,待疾病好轉後,這種變化可消失,如白血病引起的抗原性改變,獲得性B抗原及假的變異體。假的變異體往往出現在同種異體骨髓、胎肝等移植中,如供、受者血型不全相同,在暫時植活病人中,可以觀察到供者細胞血型,但這些血型將隨排斥反應的發生逐漸消失,對於永久植活病人,可以長期觀察到供者血型。又如胎兒血液可以進入母體循環系統,有時會觀察到母親血型的變異。血型不合的輸血,可以引起受血者血型暫時改變。在二卵雙生子或雙精受精雙胎中,常會出現血型的嵌合現象,即同時存在兩種血型的血液細胞。

  血型抗體 血型抗體屬免疫球蛋白(以Ig表示)(見免疫球蛋白)。

  紅細胞的血型抗體,主要為IgM和IgG型,IgA型僅少量。表5示IgG與IgM型抗體的區別。

表5 IgG和IgM抗體的區別

  A型個體中抗B及B型個體中抗A大部分都是“自然抗體”屬IgM型抗體,而O型個體中抗A、抗B及Rh血型系統大多為IgG型抗體。

  “自然抗體”:是尚未探明真正刺激原因的抗體,目前認為可由食物及體內細菌刺激而成。因其在鹽水介質中,能凝集相應抗原,故又稱鹽水抗體。

  免疫抗體:經過一定免疫過程後,機體所產生的抗體,又因需加入其他試劑方能與相應抗原起凝集反應,故又稱不全抗體(或膠固性抗體)。

  血型抗原與相應抗體接觸後可發生特異性凝集、溶血、遮斷及沉淀四種反應。這四種不同反應的發生,決定於反應條件、抗原、抗體性質與強度。其中凝集反應與溶血反應,是引起嚴重輸血反應原因之一,但又是血型檢查與配血試驗的基礎原理。

  凝集反應發生機理 紅細胞表面存有唾液酸,故帶有負電荷。負電荷之間相互排斥,在正常情況下,紅細胞在介質中呈互相分離懸浮狀態,細胞間距約100nm。當加入生理鹽水後,在每個紅細胞周圍形成瞭由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所組成的雙層電離層;Na+被帶有陰電荷的紅細胞所包圍形成內部電子雲,而Cl-則在外層,因此降低瞭紅細胞之間排斥力,促使其相互密集。加入IgM型相應抗體時,由於其分子結構中,最短邊超過100nm,因此極易與兩個紅細胞接觸,使之凝集。然而加入IgG型抗體,因其分子構形中,最長邊小於100nm,隻有通過各種方法如離心沉淀,介入特殊酶類等縮小紅細胞間距,或加入某些制劑如白蛋白等在兩個 IgG型抗體中起搭橋作用,使之與紅細胞接觸,達到凝集。

  溶血反應 一些血型抗體在補體作用下,可使相應紅細胞破壞而溶血。補體可能固定於抗原抗體復合物上,或在紅細胞表面緊貼著抗體復合物。一個 IgM型抗體分子可在紅細胞表面上固定補體,而IgG型抗體,則需兩個分子參加,所以IgM型抗體更易引起溶血反應。

  ABO抗原可出現在5周胎兒的紅細胞表面,但出生時尚未完全成熟,因而抗原性較弱。至20歲時,抗原性最強,在正常情況下,保持終身不變。利用此特點,法醫可根據血型分析對某些案件進行判斷。50%新生兒的 ABO抗體來自母體,出生6個月後消失,但同時卻迅速發展本身獨立血型抗體。其滴度在青春期最高,以後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他們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表6)。由此可見在輸血時,必須在同型血間進行。過去一直認為O型血,血清中雖有效價較低的抗A和抗B,輸入後被受血者的大量血漿所稀釋,因而不會損傷受血者的紅細胞,所以 O型血的供血者稱為“萬能供血者”。而今,已發現在40%O型人血清中除有自然抗A及抗B外,尚有免疫性抗A及抗B。若把這種O型全血輸給A、B或AB型病人後,也會破壞受血人的紅細胞而發生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不應將O型全血輸給非O型病人。但在不得已情況下,可允許O型濃集紅細胞輸給非O型者。

表6 ABO系統中血型抗原與抗體的反應

  ABO血型系統的亞型 尤以A亞型為多。

  A亞型 目前已發現較多的A亞型為 A1A2A3、Aend、Ael、Ax、Am、Ay等。其中A1A2亞型在人群中分佈較廣。故 ABO血型實際上可分為6型即A1A2、B、A1B、A2B及O型。

  A1A2型在性質上有較大差別(表7)。

表7 A1型與A2型紅細胞之差別

  從表中可知,抗A抗體能凝集A1A1B、A2A2B紅細胞。而抗A1僅能凝集A1A1B紅細胞。有的抗A抗體滴度較高,可凝集A2型紅細胞,但有的較弱不與A2型紅細胞起反應,因而在選擇作為鑒定血型之標準血清時,應註意選用同時能檢測A1A2兩種紅細胞之血清,尤要保證A2型紅細胞呈較強反應。

  A2抗原位點數目僅是A1型的1/4,故抗原性較弱,在鑒定血型時,極易將 A2型誤認為O型,A2B型誤認為B型,造成配血困難。而在輸血時,將A2型輸給A1型病人時,一般無反應,但若將A1型輸給A2型,有時因A2型受血者以往輸過A1型血或曾懷孕胎兒為A1型,產生瞭免疫性抗A1抗體,再接受A1型血時即可發生A亞型不合的溶血性輸血反應。

  B亞型 B亞型較少。一部分是先天遺傳,另一部分則是後天獲得。

  後天獲得性B亞型(假B型)又稱類B型,大多出現在年齡過60歲,患有惡性腫瘤或下胃腸道感染之A1型患者。其紅細胞與某些抗 B抗體發生部分凝集反應。因此在查血型時,可誤認為AB型或B型。但該血型患者唾液中可發現有A、H物質但無B物質,而且血清中含有正常B抗體,不難鑒別。發生這種改變的機理,現認為系由於細菌所含脫乙酰酶將A抗原所具有的N-乙酰半乳糖胺轉化為具有抗原B特征的半乳糖胺。

  O亞型 Oh又稱孟買型,首先發現於印度孟買,後在美國也見到,發生率低。該血型的特點為紅細胞上不含有H抗原,不與抗A、抗B及抗H抗體發生凝集反應,但血清中卻含有上述抗體。故具有這種血型的病人,若需輸血,隻能接受Oh型血液。H抗原在紅細胞上的含量,按以下次序遞減:O、A2A2B、B、A1A1B。一般把ABO 血型抗原與 H抗原統稱為血型物質。遺傳主要受Hh兩個等位基因控制,凡屬於HH及Hh基因型者,紅細胞上帶有H抗原。而為hh基因型者,H抗原陰性,孟買型即為此型。

  H抗體 H抗體凝集紅細胞能力按以下血型順序遞減:O、A2A2B、B、A1A1B。在Oh型血清中其強度可與抗A、抗B者相似,但有時則以微弱冷凝集形式出現在A1A1B型血清中。臨床上,H抗體主要用於ABO血型系統、亞型分型及鑒別分泌與不分泌型。其來源,有多種途徑:從A及B型個體的血清中分離;從多種植物種子內提純,尤以扁豆類為主。目前均采用後者,既經濟且來源充沛。

  分泌型與不分泌型 ABH抗原還可存在於白細胞、血小板及組織細胞中。也以可溶性物質形式出現在多種液體內,如唾液、血清、精液、乳汁、胃液、汗、淚等,以唾液中含量最多。A型人可在唾液中分泌A型和 H型物質,B型人可分泌B型和H型物質,O型人隻分泌H物質,這種人稱為分泌型(Se型)。唾液中不含血型物質者稱為不分泌型(se型)。

  血型物質的臨床意義 ①可溶性物質與相應抗體結合後,可抑制抗體與相應的細胞發生凝集反應。從而可保護胎兒紅細胞免受來自母體的抗體損傷。②對於分泌型者,可利用唾液中血型物質作為ABO血型檢查時的輔助依據。③由於免疫抗體不被血型物質所中和,故利用此特點以鑒別抗體性質。④血型物質可影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ABO血型系統與人類疾病關系 除瞭 ABO血型不合會引起嚴重輸血反應和母子 ABO血型不合可致新生兒溶血病外,ABO血型還可影響其他疾病。①ABO血型物質本身亦是一種組織相容性抗原(移植抗原)。在器官移植實踐中,發現器官供者與接受移植者ABO血型不合時,其移植物排斥率顯著高於ABO合型者。②夫婦間ABO血型不合可致不育和胎兒死亡率增加,目前認為有2/3婦女子宮頸局部可分泌一種特殊IgG型抗體,針對與本身ABO不合型精子,損傷其功能,阻滯其與卵子結合,從而影響生育。而胎兒死亡率增加,系母體內針對胎兒紅細胞所產生的 IgG型抗體通過胎盤對胎兒以致死損傷。③在許多惡性疾病時,紅細胞可改變其表現型,如白血病人的A1型抗原可缺失或受抑制,H抗原卻加強,B型抗原減弱或產生類B型。④血型與某些疾病發病率關系:據統計,A型個體患膽結石、肝硬變、唾液腺腫瘤、胃、胰疾病、糖尿病和心肌梗死者高於其他型患者,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於O型和不分泌型患者。

  ABO 血型系統在中國的分佈特點是從北向南的方向:B基因頻率逐漸下降,而O基因頻率升高,雲、貴、川和長江中下遊地區A基因頻率升高。不同人種中,ABO血型分佈也表現出差異,在歐洲西北部和西南非洲地區,O基因頻率比較高,居住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幾乎都是O型。北美洲的印第安人O基因和 A基因頻率都比較高。而歐洲A基因頻率最高,向亞洲方向逐漸降低。歐洲人中的A2基因頻率高於亞洲人。澳大利亞土著人,A基因頻率較高,而B基因頻率低。美洲的印第安人也缺少B基因。B基因頻率最高的地區在亞洲,其次為印度、埃及和西非洲,而歐洲的B基因頻率最低。

  Rh血型系統 1939年列文與斯特森首先發現一例特殊O型血,能與ABO血型同型供血者中80%人的紅細胞發生反應。1940年蘭德施泰納與A.S.魏納將恒河猴(Rhesus-monkey)的紅細胞註入兔與豚鼠,所得的血清除能凝集恒河猴紅細胞外,尚可與85%的白種人紅細胞發生凝集作用。從而認為這些人群與恒河猴一樣,其紅細胞上有一種抗原;遂以Rhesus的字頭取名稱為Rh抗原,相應之抗體則稱為Rh抗體。凡紅細胞上有該抗原者稱Rh陽性,反之謂 Rh陰性。經群體調查證明Rh抗原與ABO血型系統無關,系一種新型血型系統。所以一個紅細胞上既有ABO血型抗原,也有Rh抗原。最近研究證明:來自動物的Rh抗體與從人體內獲得之Rh抗體所測得的Rh抗原其性質上並不完全相同,臨床上普遍采用人體Rh抗體來鑒測Rh血型。為瞭表明這兩種抗體的差異,將沿用已久、廣為人們所熟悉的Rh抗體代表從人體所獲得之抗體,而來自動物的抗體命名為LW抗體以紀念蘭德施泰納與魏納兩位科學傢。絕大多數人群的紅細胞具有Rh抗原,僅有少數人無該抗原。

  Rh血型系統的命名法有:①費希爾-雷斯二氏法,即以上述Rh遺傳理論為基礎,其原理簡單明確為臨床所采用。②魏納氏法,魏納認為Rh系統遺傳受每條染色體上一個基因位點一個基因所控制,該基因具有多個等位基因,每個基因內含有由2~3個因子組成之凝集原,而這些因子可由特異抗體所檢測。如基因R'決定凝集原Rh,而Rh可有 RH0、hr'和hr″3個因子。這種基因的概念,目前認為是較正確的,但實際使用不甚方便。③羅森菲爾德氏法:羅森菲爾德以血清學反應為基礎,采用瞭數字和符號來標記各抗原及表現型。如 Rh:1、2、-3、4、-5,表示紅細胞與抗RH1RH2RH4抗體呈陽性反應,而與抗RH3RH5呈陰性反應。可清楚表明抗體與抗原反應結果,便於利用計算機進行資料儲存與復核,符合不斷發現新抗原之發展需要。

  在諸多Rh血型系統抗原中以C、D、E、c及e抗原最為重要。而D抗原在紅細胞上位點最多,因此抗原性最強,而其餘抗原強弱則按以下次序 E>C>c>e。故臨床上通常以D抗原存在與否來表示Rh陰性與陽性。凡具有能與抗D抗體發生反應的紅細胞個體稱Rh陽性,反之為Rh陰性。

  Rh亞型較復雜,大都無特異性抗體,陽性率較低,檢出方法繁瑣。Du型是D抗原的一種亞型,因而在Rh血型檢定中,若發現Rh陰性者,就要進一步用多批抗D抗體作試驗,並作抗人球蛋白試驗,以排除Du型後,方能確定Rh陰性。另在輸血時,若Du型病人接受Rh陽性血,或該血型婦女懷有Rh陽性胎兒,均可產生抗D抗體,其性質類似Rh陰性者。反之,若將其作為Rh陰性供血者輸於Rh陰性病人也可產生抗D抗體而致溶血性輸血反應。故臨床上,將Du型供血者按Rh陽性處理,而其作為受血者時應按Rh陰性者對待。

  Rh血型的分佈:在白種人中Rh陰性者約占15%,黑種人中約占4%,蒙古人中不到1%。居住在中國新疆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錫伯族、烏孜別克族和柯克孜族中,Rh陰性者約占5%,高於其他民族,漢族人Rh陰性者約占0.2~0.5%,而廣西、雲南等地少數民族中,Rh陰性比例低於漢族。

  Rh血型抗體之臨床意義僅次於ABO血型系統:①Rh陰性受血者,反復接受Rh陽性血液後,可產生Rh抗體,若再輸入Rh陽性血,即可發生紅細胞凝集而造成溶血性輸血反應。②若Rh陰性婦女,曾懷孕或生育過Rh陽性胎兒,可產生Rh抗體,因而一旦接受Rh陽性正常人血液或再孕育Rh陽性胎兒後,可引起輸血反應或發生新生兒溶血病。由於Rh不合型所致疾病可以預防,措施如下:①認真作好血型之檢定工作與交叉配血試驗,盡量在同型血中進行輸血。②應用Rh特異免疫抗體,以預防新生兒溶血病。

  血型的檢查 ABO血型系統的鑒定方法有:①平板法,此法簡單迅速,常用於急癥,或大規模供血者普查時。②試管法,與平板法的區別在於所檢查的紅細胞必須用生理鹽水洗滌數次,以除去其表面之血漿成分及某些抗體,使血型鑒定更安全可靠,常用於有多次妊娠史者,反復輸血者和有輸血反應史者。

  以上檢查法,最好采用對照試驗,即用已知標準血清檢查已定型紅細胞,其目的是檢查標準血清有否失效及抗血清之特異性滴度。

  A亞型鑒定:一般用玻片法,用抗A1抗血清與受檢者紅細胞發生反應。若被檢的紅細胞與抗A1血清發生凝集反應則為A1型,反之為A2型。

  Rh血型系統檢查法,取決於所用標準血清抗體性質而定。如為完全抗體可用鹽水凝集試驗;如為不全抗體可應用膠體、木瓜酶、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方法。目前以木瓜酶方法較為敏感與簡易。

  目前在一些先進國傢中用自動血型測定儀以檢測大量血型與抗體,可節省人力及時間。基本原理是將血型鑒定試驗各步驟轉化為連續流水作業過程,並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或甲基纖維素等試劑加速凝集反應發生,減少孵育時間。紅細胞在反應前用一種特殊酶處理以增加敏感性。

  血小板血型 血小板血型抗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與其他血液成分及組織共有的抗原如細胞抗原 ABO、Jj2LeaLeb、I,i等。HLA-A、B 抗原。另一類為本身特有者。

  血小板血型抗體主要為IgG型抗體,少部分為IgM型凝集抗體。除ABO血型抗體外,相應血小板自然抗體尚未發現,大都由輸血、妊娠等同種免疫產生與檢出。

  臨床意義:①目前輸用血小板,大多未進行HLA抗原配型,若多次輸入異型HLA血小板可產生HLA抗體。其發生率與輸血次數呈平行關系。使受血者的血小板數不上升。②缺乏PlA1抗原多次妊娠的婦女,在接受瞭PlA1陽性血小板輸註1周後產生相應抗體,這種抗體不僅能與外來血小板發生抗原抗體反應,並可累及自身血小板,從而發生輸血後短暫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偶可威脅生命。③母子PlA1抗原不相容性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

  血清蛋白血型,1955年索尼蒂斯首次發現人類的結合珠蛋白(Hp)具有遺傳多態性,從而表明人類血清中的蛋白質與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一樣也具有“型”的差別,稱為血清型。至今已發現多種,主要有Hp型、Gc型、Gm型、Km型、Am型、Tf型、Ag型、Lp型、C3型、白蛋白型、運銅蛋白型、α1-抗胰蛋白酶型等,各型再分為幾種型別。在實際應用中,由於Hp型最大的生理功能是清除血中的遊離血紅蛋白。少量的溶血時,血中Hp值的降低很明顯,所以在疑為溶血性貧血,血型不相容輸血等人中,測定Hp含量可作為診斷方法之一。亦可用其精制Hp成分輸註給血型不合輸血而致少尿的患者,促進利尿及應用於施行體外循環法時除去遊離血紅蛋白。

  Gc型及Gm、Km型多用於研究人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免疫遺傳學及法醫學鑒定等。如親子鑒定:用8種Gm因子計算,父權否定幾率是40.7%,用Km

系的否定幾率是16.6%。若同時使用紅細胞血型、血清型、酶型等綜合鑒定,則其父權否定的幾率可達95.0%,可顯著提高鑒定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