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精神病醫生。以人道主義態度對待精神病患者的先驅。1745年4月20日出生於法國卡斯特爾附近的薑奎埃利,1826年10月25日卒於巴黎。父親為外科醫生,母親的傢族也出過許多名醫。早年學習過邏輯、哲學、神學,1770年轉而學醫醫,4年後獲該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多年靠翻譯科學和醫學著作及教授學生為生。曾私下走訪被禁閉的精神病人。1793年任比塞特爾精神病院的主任醫師,不久任硝石庫醫院的院長。他首次進行瞭大膽的改革──解開患者的鎖鏈。18世紀,精神病人象罪犯一樣,手腳縛以鐐銬被關在黑暗骯臟的房屋裡,皮內爾譴責這種不人道的做法,他要求要向對待病人一樣對待精神病患者,要理解、善意、文雅。他還提倡病人回傢治療,提倡病人自我鍛煉,主張運動療法,這些皆是現代精神病醫護思想的先聲。他否認精神病是魔鬼附體,而是情緒障礙所致,遺傳和“個體敏感”也是發病因素。在精神病分類方面他還保留舊的分類(躁狂、憂鬱、癲狂和癡愚),將躁狂癥從譫妄中分出,指出患者的智能未受影響,並認識到周期性躁狂與抑鬱之間的關系,認識憂鬱病人有自殺傾向。他把疾病總體地分為五大型:發熱型、積液型、出血型、神經癥型、器官損傷型。主要著述有《疾病的哲學分類》(1798)和《精神病的醫學原理》(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