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以生成並排泄尿液的器官系統。腎臟又有重吸收及分泌功能,參與調節體液、酸堿和電解質的平衡。此外腎也是內分泌器官,可產生多種激素。男性尿道也是排精管道。泌尿系統與生殖系統在個體發生上有共同的起源,所以兩個系統常合稱為泌尿生殖系統。兩個系統的疾病也會互相影響。泌尿系統的器官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

  泌尿系統的個體發生 人類的腎為後腎,但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前腎、中中腎、後腎相繼出現,而前腎、中腎相繼被取代,胚胎3周末中胚層生腎節出現前腎,一周後即退化,前腎小管變成中腎小管。胚胎等4周中腎於前腎尾端出現,有排泄功能。中腎突入體腔,表面覆以漿膜,形成尿生殖嵴。第9周大部分中腎小管退化。第4個月末中腎萎縮。中腎小管又稱沃爾夫氏管。此時體腔間皮又發生一條開口於體腔的小管──副中腎管(或米勒氏管),其尾端相合為一管,通尿生殖竇。尿生殖嵴上出現一條縱溝,溝外側為生腎嵴,內側為生殖嵴。人類的永久腎為後腎,於胚胎第2個月於中腎尾端發生。腎單位來自生腎嵴尾端,集合管、乳頭管、腎盞、腎盂等來自輸尿管芽。胚胎4周,中腎管尾端通入後腸末端擴大形成的泄殖腔。其背側突出輸尿管芽,輸尿管芽向頭端延伸形成輸尿管,末端膨大成腎盂、腎盞、集合管,並與來自生腎嵴的分泌管相連。分泌小管一端膨大成腎小球囊,後包裹腎動脈分支形成腎小球。泄殖腔腹側覆以泄殖腔膜,後尿直腸隔將泄殖腔分為兩部分,腹側為尿生殖竇,背側為直腸。泄殖腔膜分為尿生殖膜及肛膜兩部分。中腎管開口於尿生殖竇腹側上方。尿生殖竇上部膨大,與尿囊相通(由胚腸末端向腹側的突出部形成)形成膀胱。中腎管最初與後腎管(輸尿管)相連,後兩管分開。中腎管在男性成為排精的管道開口於尿生殖竇(尿道)。輸尿管開口於膀胱。尿生殖竇的下部在男性發育為尿道前列腺部及膜部,其上皮向外生長,成為前列腺及尿道球腺;在女性尿生殖竇的下部發育為女性尿道的全部及陰道前庭的一部分,其上皮向外生長發育為前庭大腺。尿生殖膜及肛膜後來消失,形成尿生殖孔及肛門。胚胎時期膀胱位置較高,後降入小骨盆。

  泌尿系統的器官 男女兩性的泌尿系統器官基本構造相同,但也有一些差異。

  ① 腎。用以排泄廢物,調節體液、分泌激素。位於腹腔後上部脊柱兩側,其位置在女性略低於男性,兒童低於成人,新生兒的腎可低至髂嵴附近(見腎)。

  ② 輸尿管。起自腎盂,止於膀胱底部,位於腹膜之外。可分為腹部、盆部、膀胱壁內部三段。膀胱充盈時,輸尿管壁內部閉合,可防止尿液倒流。但輸尿管的蠕動仍可使尿液進入膀胱。輸尿管有三處狹窄。腎盂與輸尿管移行處、小骨盆入口處、膀胱壁內部,尿路結石常阻塞於此。輸尿管的粘膜上皮與尿道以外的輸尿道(一腎盞無膀胱,男性包括尿道前列腺部)一樣為移行上皮。

  ③ 膀胱。用以貯存尿液的肌性囊狀器官,富伸縮性。大小、形狀、位置及壁的厚度因充盈尿量多少而異。平均容量300~500ml,女性稍小。老人膀胱肌松弛,容量增大、膀胱可分為無明顯境界的頂、體、底三部分,膀胱頂有結締組織索條(臍中韌帶)沿腹壁內面至臍,為臍尿管的遺跡。若臍尿管未萎縮閉鎖即成臍尿管瘺,尿液可經此排出體外。若臍尿管形成與膀胱相通的盲囊,即為臍尿管囊腫。新生兒膀胱大部分在骨盆入口以上。成人膀胱在小骨盆內,充盈後可上升,充滿尿液時可高出恥骨聯合上緣,甚至接觸腹壁最下部。男性膀胱下壁接觸精囊腺、輸精管及前列腺,女性膀胱下壁與陰道及子宮頸相鄰,產傷、手術損傷等可致尿瘺。膀胱上面覆以腹膜,腹膜在膀胱底後上方向後反折,形成直腸膀胱陷凹(男性)或膀胱子宮陷凹(女性)。膀胱內有尿液時位置上升,腹膜隨之上移,充滿尿液時膀胱與腹前壁腹膜的反折線亦高於恥骨聯合,此時在恥骨聯合上方進行膀胱穿刺較為安全。膀胱收縮時粘膜形成許多皺襞,膀胱膨脹時皺襞消失、膀胱底部兩側輸尿管口與尿道內口之間的三角形區域(膀胱三角)全無皺襞。兩側輸尿管口間粘膜上有橫行皺襞(輸尿管間襞),在膀胱鏡檢時呈蒼白帶,可用為標志尋找輸尿管口,粘膜上皮為移行上皮(器官收縮時有6~8層,膨脹時層次減少)。膀胱壁肌層厚,外層肌又稱逼尿肌。尿道內口周圍環層肌纖維厚,稱膀胱括約肌。

  ④ 尿道。男女兩性的尿道不同。男性尿道長,還有排精作用(見生殖系統)。女性尿道短而直,長3~5cm。容易擴張,後方借結締組織隔與陰道相鄰,產傷、手術損傷等可造成尿瘺。尿道穿過尿生殖隔開口於陰道前庭,陰道口前方,尿道外口附近粘膜下有尿道旁腺,發炎時可形成囊腫阻塞尿道,尿道外口亦易感染發炎。

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