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的炎癥,最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據估計,每15人中即有1人在其一生中患急性闌尾炎。過去誤稱為盲腸炎,1886年美國人菲茨始正確命名為闌尾炎。但盲腸炎並非不存在,是盲腸非特異性炎癥,屬於另一種少見的腸道炎性疾患。急性闌尾炎的典型臨床表現是逐漸發生的上腹部或臍周圍隱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噁心或嘔吐,發病初期除低熱、乏力外,多無明顯的全身癥狀。急性闌尾炎若不早期治療,可以發展為闌尾壞疽及穿孔,併發限局或彌漫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有1%以以下的死亡率,發生彌漫性腹膜炎後的死亡率為5~10%。急性闌尾炎經非手術治療或自愈後,可以遺留闌尾壁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管腔狹窄及周圍粘連,這稱為慢性闌尾炎,易導致再次急性發作。發作次數越多,慢性炎癥的損害也越嚴重,可以反復急性發作,在未發作時沒有癥狀或偶有輕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稱為慢性復發性闌尾炎。若病人從無急性闌尾炎病史,而主訴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輕易診斷為慢性闌尾炎而切除闌尾,應註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腫瘤、結核、非特異性盲腸炎、克羅恩氏病及移動性盲腸癥等,也應排除精神神經因素,否則切除闌尾會遇到困難,即或無其他病變也不一定能消除癥狀。

  病因 闌尾一端與盲腸相通,長約6~8cm,管腔狹小,僅0.5cm左右。闌尾壁有豐富的淋巴組織,這就構成闌尾極易發炎的解剖基礎。這種解剖特點,也容易使闌尾發生梗阻,約70%的病人可發現闌尾腔有不同原因的梗阻,諸如糞塊、糞石(即長時間停留的糞塊與闌尾分泌物混合凝聚,並可有鈣質等礦物質沉積而成)、食物殘塊、闌尾本身扭曲及寄生蟲(如蛔蟲和蟯蟲)等都可造成闌尾梗阻。急性闌尾炎的炎癥消退後,可以在闌尾形成瘢痕性狹窄,容易導致炎癥反復發作。由於闌尾壁存在豐富的淋巴組織,炎性反應嚴重,更促使梗阻的發生。闌尾腔內平時有大量腸道細菌存在,當有梗阻時,梗阻遠端的腔內壓力升高,闌尾壁的血循環受到影響,粘膜的損害為細菌侵入造成條件,有時闌尾腔內的糞塊、食物殘塊、寄生蟲、異物等雖然並未造成梗阻,但能使闌尾粘膜受到機械性損傷,也便於細菌侵入。此外胃腸道功能紊亂也可使闌尾壁內的肌肉發生痙攣,影響闌尾的排空甚至影響闌尾壁的血循環,也是發炎的原因。細菌可經血循環侵入闌尾引起發炎,屬於血源性感染。

  病理過程和臨床表現 急性炎癥開始時,闌尾表現充血和腫脹,壁內有水腫及中性多形核白細胞浸潤,粘膜出現小的潰瘍和出血點,漿膜有少量滲出。腔內積存混濁滲出液,稱為單純性闌尾炎,因內臟疼痛定位不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臍周圍隱痛,常伴有惡心及嘔吐、全身不適,腹痛逐漸轉移至右下腹部。局部並有明顯觸痛,臨床常用麥克伯尼氏點表示觸痛部位。在右下腹部,臍與右骼前上棘聯線中外側1/3處有限局性壓痛點,這個痛點是美國人C.麥克伯尼於1889年首先發現和描述的,故稱為麥克伯尼氏點(麥氏點)。若病情繼續發展,數小時後闌尾腫脹和充血更為明顯,闌尾壁內常有小膿腫形成,粘膜有潰瘍及壞死,漿膜面多量纖維性滲出,腔內充滿膿性液體,稱為化膿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此時全身癥狀較重,右下腹疼痛明顯。最後可發展為闌尾壁的組織壞死,若有梗阻,則闌尾遠端壞死更嚴重,呈紫黑色,常在此處發生穿孔,稱為壞疽性闌尾炎,一般均合並限局性腹膜炎,此時除壓痛外,還伴有明顯的肌緊張和反跳痛。體溫多超過38.5℃以上,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也增多。因闌尾腔的近端均有腫脹而閉瑣,經穿孔的溢出物隻是腔內積存的膿液,無腸內容物,加之有大網膜包裹,很少繼發彌漫性腹膜炎,而形成闌尾周圍膿腫。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上腹部和臍部周圍疼痛,數小時後疼痛轉移到右下腹,並在右下腹有顯著的觸痛,一般診斷不難,但仍存在20%左右的誤診率。誤診的原因除瞭醫生的經驗和技術上的問題外,還有兩個主要原因:①一些急性闌尾炎的表現不典型。由於闌尾位置不正常,如高位闌尾炎易與急性膽囊炎相混淆,後位闌尾炎腹部體征較輕,盆腔位闌尾炎可出現腹瀉癥狀;或者由於闌尾炎的發病較特殊,若闌尾突被異物堵塞或發生扭轉,腹痛一開始就位於右下腹,無明顯轉移過程,且為陣發性,腹部體征不明顯,很像是泌尿系結石或腸痙攣。此外,也存在病人的個體因素:病人的神經類型和疼痛閾以及胃腸道反應各有不同,老年人反應差,癥狀和體征常不能反映急性闌尾炎的實際嚴重程度;小兒闌尾相對體積大,就診較晚,病史也難以詢問清楚;孕婦的闌尾向上、向外或向後移位,又有子宮增大,腹部體檢也與一般人不同。②一些其他急腹癥表現類似急性闌尾炎,如回腸末端憩室炎、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以及某些婦科疾患如急性附件炎、卵巢濾泡破裂、卵巢囊腫扭轉等。較小的潰瘍病穿孔,穿孔很快封閉,少量十二指腸內容物流至右下腹部,也可以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而上腹部壓痛不明顯。有些內科疾患如急性胃腸炎、腸蛔蟲癥,腹型紫瘢等也有類似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表現。

  治療 單純性急性闌尾炎采用非手術療法,多數病人可治愈,但遺有慢性炎癥或管腔狹小者易於復發,所以急性闌尾炎一旦診斷明確,仍應急診手術將病變的闌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闌尾炎癥發展更快,所以也應及時手術。診斷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現或全身感染證明顯,也應開腹檢查,以免延誤治療。術中若發現闌尾無急性炎癥表現,則應探查有無其他急性病變。病人就診時若闌尾炎已形成周圍膿腫,應先行非手術治療,膿腫吸收後,過3個月或半年再切除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