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醫師,聽診器的發明者,精於胸科疾病診斷,重視臨床和病理的聯繫。1781年2月12日生於坎佩爾,1826年8月31日卒於佈列塔尼。早年喪母,由在南特從醫的長輩親戚撫養並隨其習醫。1795年後在南特任外科醫助。1799年任南特特主宮醫院的外科醫師,不久至巴黎在迪皮特朗實驗室研究解剖學。1801年在巴黎接受正規醫學教育。1804年畢業後任巴黎內克爾醫院醫師兼任《醫學雜志》主編。1822年,接替他的老師J.N.科爾維薩擔任法蘭西學院教授。1823年被選為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早在希波克拉底的著作裡即有關於直接聽診的記載,而拉埃內克首先在臨床上應用間接聽診法,並設計最早的聽診器──長30cm的中空木管,在此基礎上又制造瞭數種不同形式的聽診器,用以分辨呼吸器官在正常狀態和病理狀態下所出現的各種不同的聲音,幫助診斷肺部各種疾病。他總結多年研究的成果,撰寫《間接聽診法》(1819)一書,其中描述瞭肺結核、肺膿腫、肺氣腫、肺壞疽、支氣管擴張等的病理變化、臨床癥狀及診斷,創用囉音、水泡音、支氣管羊音、金屬聲等術語,並闡明其產生的機理及在診斷中的意義,迄今仍應用於物理診斷學的教科書中。拉埃內克還發現結核病不僅限於肺部,全身各器官都可能患結核病。然而不幸的是他自己卻死於肺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