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皮膚褶皺部位的急性淺表性炎癥。又稱間擦疹。多在濕熱季節發病,患者多為肥胖者,以嬰兒及婦女多見,也見於在高溫環境下工作者。頸部、腋窩、腹股溝、臀部及女性乳房下為好發部位。表現為皮膚相對的褶皺部位出現鮮紅或暗紅斑,表面潮濕,甚至為糜爛面,境界較為清楚,自覺癢痛。在此基礎上很容易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發生細菌感染時,局部潮紅明顯,有膿性分泌物。真菌感染常見的是白色念珠菌,此時在濕潤的紅斑上可見乳白色的小點或膜狀物,作塗片檢查很易見到白色念珠菌的芽孢及菌絲。對對肥胖、易發生擦爛者,在濕熱季節應註意皮膚清潔,保持幹燥,在褶皺部位撲以痱子粉等。發生擦爛後應盡可能使褶皺處減少磨擦,用紗佈或其他質柔吸水性好的敷料將相對磨擦的皮膚面分開,局部撲以醫用滑石粉或其他無刺激性的粉劑。有糜爛的可以用生理鹽水或2~4%硼酸水清潔濕敷。有細菌或真菌感染者則應使用相應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