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體侵入皮膚引起的疾病。病原體包括病毒、衣原體、菌質體、立克次氏體、細菌、螺旋體、真菌、原蟲、蠕蟲、昆蟲。皮膚受到外界生物侵襲,如毒蛇咬傷、蜂蜇傷等不是感染性皮膚病,但一併在此敘述。機體受到侵犯,也可以發生免疫反應,出現各種形態的皮疹,伴有不同的癥狀和體征。這類病非常多見,大多有特徵性表現,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一般良好。

  感染性皮膚病的病原體大部分由皮膚侵入,例如病毒引起的各種疣類,真菌引起的皮膚癬菌病,球菌引引起的化膿性皮膚病,桿菌引起的麻風、結核,動物血吸蟲尾蚴引起的血吸蟲尾蚴性皮炎,疥蟎引起的疥瘡等。另外,由呼吸道傳播的有風疹、麻疹、球孢子菌病、組織胞漿菌病等。性傳播者如梅毒、淋病、腹股溝淋巴肉芽腫等。有的病原體由中間寄主帶入,如皮膚利什曼病、絲蟲病等。某些生物體也可傷害皮膚引起皮膚病,如毛蟲皮炎、蟎皮炎、蠍蜇傷、蛇咬傷等。

  有些微生物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等是皮膚粘膜的正常菌叢。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可以出現菌群失調,此時這些微生物可以引起感染。有的病原體來源於周圍環境,如結核菌可以飄浮於空氣中,孢子絲菌存在於土壤、植物上;著色黴菌存在於土壤、樹木上。另一些感染性皮膚病則是由於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而感染,如傳染性軟疣、體癬、足癬。頭癬、類丹毒等還可因接觸動物受染。

  診斷感染性皮膚病,主要靠皮疹的特點,如球菌性皮膚病中的膿皰病,侵犯毛囊及其周圍組織即毛囊化膿性感梁如毛囊炎、癤、癰等,多以化膿性損害為主。病毒性皮肝病常表現集簇性水皰,水皰上有臍狀凹陷,如單純皰疹;也有的是疣狀增生,如尋常疣、扁平疣等。真菌性皮膚病,則常表現界限清楚的圓形、環形有活動邊緣的皮疹。可以采取皮屑、膿液、結痂等檢查病原體,如真菌、麻風桿菌、淋球菌、蠕形蟎等等。有時要作各種化驗檢查,如病毒性皮膚病血白細胞數低,化膿性皮膚病白細胞數升高。對皮膚結核病可做OT試驗。球孢子菌病、組織胞漿菌病做皮試及補體結合試驗。一些疾病要做病理檢查,查病原體及組織反應,以利診斷。細菌、真菌性皮膚病可做病原體培養,以確定菌種,還可做藥物敏感反應試驗,以利治療。治療因病種而異,慎用皮質類固醇,以免加重病情及掩蓋癥狀,引起誤診。確診後,根據病種性質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