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學影像診斷技術,亦稱核磁共振成像術。利用人體組織中某種原子核的核磁共振現象,將所得射頻信號經過電子電腦處理,重建出人體某一層面的圖像,並據此作出診斷。

  歷史 1924年W.泡利為瞭解釋原子光譜的某些結構,提出原子核具有角動量(即自旋)的假說。1946年F.佈洛赫和E.M.珀塞爾分別發現,在靜磁場中某些原子核可吸收一定頻率的射頻電磁波能量,並產生共振,這一現象稱為核磁共振((NMR)。此後,核磁共振波譜學一直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學,甚至地質學,成為研究物質結構、化學分析的有力工具。1967年傑克遜首次在活體中得到 NMR信號。1971年R.達馬地安觀察到腫瘤組織弛豫時間延長,提出NMR可能成為診斷腫瘤的工具。60年代末電子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CT)發明後,立即有人研究 NMR成像。1972年P.C.勞特伯用梯度磁場法得到一個水模型的質子NMR二維圖像,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核磁共振圖像。此後,相繼得到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圖像,技術日趨成熟,80年代初始用於臨床。1983年美國放射協會建議使用磁共振成像命名這項技術。

  NMR原理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它們均以自身為軸作高速旋轉,這稱為自旋。質子帶正電荷,自旋時產生磁場,也稱磁矩。中子雖為電荷中性,但由於表面電荷分佈不均勻,自旋時也產生磁矩。原子核中質子或中子的磁矩互相疊加,表現為原子核的總磁矩,也稱凈自旋。質子數或中子數均為偶數時,磁矩互相抵消。因此隻要質子數和中子數並非同時是偶數,原子核就有磁矩或凈自旋。人體組織中這類原子核有1H、13C、23Na、31P等,其中1H的含量多,NMR靈敏度高,信號強,目前用來成像的主要是1H。氫原子核中隻含一個質子,下面即以質子為例解釋NMR現象。

  質子的磁化 一般情況下,由於熱運動,質子指向任意方向,磁矩互相抵消,宏觀磁矩M=0。如果將質子置於靜磁場中,質子將按一定方向排列,顯示磁矩,情況與將磁棒置於磁場中相似。這稱為磁化。磁矩為一矢量,稱磁化矢量,是無數質子共同作用的效果。達到平衡狀態時M=M0,方向與靜磁場方向Z軸一致。M可分解為與Z軸平行的分量MZ(縱向磁矩),和與Z軸垂直的分量MXY(橫向磁矩)。平衡狀態時,MZM0MXY=0。

  M的激發與拉莫爾頻率 磁矩M受一定外力,即偏離Z軸,與Z軸成一個角度θ,這稱為激發。此外力是一個與主磁場方向垂直的旋轉磁場,可借一個頻率一定的射頻脈沖來實現。θ的大小由脈沖強度和寬度決定。能使M偏轉90°或180°的脈沖即分別稱為90°或180°脈沖。M經過90°脈沖激發,則M位於 XY平面上,此時MZ=0;經過180°脈沖激發,M與磁場方面相反,此時MZ=-M0MXY=0。能使M激發的脈沖,其頻率必須符合下列公式(即拉莫爾公式):

vB

其中v 稱為拉莫爾頻率,B0為主磁場強度,γ為旋磁比。每種原子核均有特定的 γ,如氫原子核(質子)的 γ為42.58MHz/T,當磁場強度為1T時,v=42.58MHz 。

  M的進動和核磁共振現象 M受激發,一旦偏離Z軸,除瞭以自身為軸自旋外,還以拉莫爾頻率象陀螺一樣繞Z軸轉動,這稱為進動。激發脈沖停止後,M繼續進動,並不立即回到平衡狀態。M進動時,橫向磁矩MXY切割靜磁場磁力線,產生頻率為v的電磁波。綜上所述,用射頻脈沖激發一個處於靜磁場中的核系統,核系統能將所吸收的能量同樣以射頻電磁波形式釋放,這就是核磁共振現象。

  M的弛豫 激勵脈沖停止後,核系統將所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M逐漸回到平衡狀態的過程稱恢復或弛豫。這一過程分別由M的兩個分量MZMXY的弛豫來表述。

  ① 縱向弛豫時間T1。M被90。脈沖激發後,MZ的弛豫符合下列公式:

式中t表示脈沖停止後經過的時間,T1是一個時間常數。當tT1時,

=0. 63M 0。因此, T 1可以定義為:構成某物質的某種原子核,經過90°脈沖激發後,縱向磁矩恢復到平衡狀態磁矩的63%時,所需時間為該物質的 T 1,也稱縱向弛豫時間。同一種原子核在不同的物質中有不同的 T 1,這是因為 T 1反映自旋原子核和周圍環境的能量轉移過程。構成物質的原子統稱為晶格,故 T 1亦稱自旋-晶格弛豫時間。以質子為例, T 1在固體中最長,可達數分鐘甚至數小時,純水為3秒,含有蛋白質的生物體液則較短,脂肪最短。 T 1也受靜磁場強度影響,場強較高時, T 1亦較長。

  ② 橫向弛豫時間T2MXY的弛豫用下列公式表示:

式中 T2是另一個時間常數。當 t=T2時,MXY=M0e-1=0.37M0。因此,T2可以定義為:構成某物質的某種原子核,經過90°脈沖激發後,橫向磁矩減小到最大值的37%時,所需時間為該物質的T2,也稱橫向弛豫時間。T2反映自旋原子核之間的能量轉移過程,亦稱自旋-自旋弛豫時間。以質子為例,純水T2最長,含蛋白質的水較短,脂肪界於兩者之間,固體T2最短。

  NMR信號的產生和獲取 在靜磁場內核系統的適當位置上放置一個線圈,作為激發脈沖的發射線圈,一般還用此線圈兼作 NMR信號的接收線圈。激發脈沖停止後,立即在線圈中感應出一個強度逐漸衰減的NMR信號,稱為自由感應衰減信號(FID)。FID的起始強度受自旋原子核密度的影響,也就是說參加共振的原子核越多,信號越強。如果按照一定間隔連續施加90°脈沖,第二次以後的FID起始強度還決定於MZ的恢復程度,MZ恢復越多,信號越強;MZ的恢復程度決定於T1,因此T1越短,MZ越容易恢復,信號越強。FID的衰減決定於T2*T2*越長,衰減越慢。FID的包絡曲線即以T2為常數的指數曲線。FID衰減趨於零後,這時再施加一個180。脈沖,經過一段時間,可獲得一個從弱而強再變弱的射頻信號,稱為回波。若重復施加180°脈沖,每次均可獲得一個回波,隻是回波的峰值逐漸減小。連接回波峰值的包絡曲線即以T2為常數的指數曲線。T2越長,回波峰值減小越慢。

  為瞭獲取NMR信號,進行各種分析或常數的測定,按照設定的程序對核系統施加激發脈沖,並取得FID或回波,這樣的程序稱為脈沖序列。常用的脈沖序列有:

  ① 部分恢復序列(PR序列)。按照一定間隔,連續施加90°脈沖,並收集FID。脈沖間隔稱重復時間(TR),信號強度受質子密度和T1影響,與T2無關。

  ② 反轉恢復序列(IR序列)。先施加一個180°脈沖,使MZ=-M0MXY=0,隔一定時間(稱為反轉時間TR)再施加一個90°脈沖,然後收集FID。兩組脈沖的間隔仍為TR。信號強度仍決定於質子密度和T1,與T2無關。

  ③ 自旋回波序列(SE序列)。先施加一個90°脈沖,隔一定時間再施加一個180°脈沖,再隔一定時間收集出現的回波。90°脈沖開始到回波峰值這段時間稱回波時間(TE)。回波信號強度除受質子密度影響外,還受T1T2的雙重影響,但影響程度隨TR和TE的改變而改變。TR越短、TE越短,受T1影響大;反之,則受T2影響大。

  由於FID的收集比較困難,在PR和IR序列實際應用時,常常是在90°脈沖後再加一個180°脈沖,然後收集其回波。這樣的PR序列同短TE的SE序列是一樣的。

  磁共振成像技術 磁共振圖像的每幅圖像都由多個相同大小的最小單元(像素)組成。每個像素相當於人體相對應部位一定體積的組織,稱體素。

  成像的條件 形成人體某種圖像,首先要測定每個體素相應的物理或化學常數,此常數要能反映出人體生理或病理變化;其次要確定每個數值所對應體素的空間位置,即要有定位信息。

  梯度磁場 MRI的空間信息來自梯度磁場。梯度磁場是磁場強度在某一方向上呈線性改變的磁場。將電流通入兩個相反設置的線圈,可產生兩個極性相反的磁場,如果將這組線圈放在靜磁場內,三個磁場相疊加,即形成一個梯度磁場。如果在 X、Y、Z三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各放置一組梯度線圈,形成三個互相垂直的梯度磁場,分別調節各組線圈的電流,即可按照要求調節空間各點的磁場強度。由於共振頻率與質子所處位置的磁場強度成正比,這時收集的MR信號即帶有定位信息。

  成像方法 收集磁共振信號,經過電子計算機處理,即可重建出圖像。磁共振成像的方法有多種,在分辨率、成像時間、信號噪聲比等方面各有不同。從數據收集方面區分有點、線、平面、容積成像法等,從數據處理方面區分有投影重建法、傅裡葉變換法等。

  磁共振成像裝置 由5個部分組成。①磁體。由主磁體、梯度線圈、射頻線圈等三部分組成。主磁體用以產生靜磁場。磁場強度單位為T(特斯拉)或G(高斯)。1T=10000G。根據場強區分,MRI裝置分為高場(≥1T)、中場(≥0.5T)、低場(≥0.1T)和超低場(<0.1T)。MRI發展早期多追求高場,認為可以兼作波譜分析,同時場強增加可提高信噪比,改善圖像質量。但從對人體的安全性考慮,場強不宜超過2T。適宜成像的場強對波譜分析來說還不夠高,實踐證明很難兩者兼顧。此外,高場對圖像質量改善有限,而帶來很多缺點,如成本高、成像時間延長、人體射頻吸收增加等問題,反而得不償失。因此綜合考慮以中場較為理想。根據磁場產生方式區分,有常規電磁體、永磁體和超導電磁體三種。常規電磁體主磁場線圈使用普通銅導線,成本較低,但隻能達到低場強,且耗電高,磁場均勻性、穩定性都較差,不可能得到高質量圖像。永磁體系由磁性材料制成,不耗電,維持費用也較低,各種性能均高於常規電磁體,但成本仍較高,且場強度低、重量大、調整困難、熱穩定性差。超導電磁體線圈用超導材料制成,浸在液氦內,除成本較高外,其他性能都是最好的,根據需要,高、中、低場都能做到。如果設置液氦回收裝置,維持費用也較低,是比較理想的機型。梯度線圈置於主磁場線圈之內,共三組,用以產生三個互相垂直的梯度磁場,並要求有高線性度。每組線圈由獨立電源供電,通斷時間小於1毫秒。射頻線圈置於梯度線圈內,用以發射激發脈沖,一般還兼作MR信號的接收線圈。②脈沖發生和信號收集系統。可分為三部分,梯度場驅動器用以產生梯度場電壓,供給梯度線圈,並有控制器。能精確、迅速通斷。射頻發生器用以產生激發脈沖、並按一定脈沖序列發送給射頻線圈。射頻接收器,接收MR信號並放大。③數據處理系統。由一至數臺電子計算機組成,進行信息運算、處理、調度和系統的控制。④操作和圖像顯示裝置。進行機器操作控制及圖像的顯示、分析、處理及記錄。⑤電源系統。產生各種電壓,供給各個部件。

  應用 MR圖像的亮度和反差受多個參數影響。這些參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以人為設定的掃描參數,為TR、TE等。另一類是反映人體組織性質的參數,如質子密度、T1T2、流動效應和化學位移。質子密度反映人體解剖結構,T1T2和化學位移主要反映人體生物化學情況,流動效應可顯示血流情況和血管內病變,用以測定血流方向及速度。實際應用時利用掃描參數的改變加強組織某一參數對圖像的影響。例如短TR序列圖像,除反映一定程度質子密度外,也反映體素的T1分佈,稱為T1加權像;長TR長TE的SE序列圖像,反映體素的T2分佈,稱為T2加權像。

  掃描時三個梯度磁場的值可任意設定,因此不用移動病人即可對病變處作空間定位,取得任意層面的圖像,對顯示病變非常有利。

  MR對人體無電離輻射損害,但靜磁場、梯度磁場和射頻電磁場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影響,靜磁場對人體的影響尚不十分清楚,至少在2T以下尚未觀察到對人體的明顯不利影響。梯度磁場的迅速通斷,對視網膜可引起閃光感覺,對心、腦也可能有潛在危害,規定的人體耐受限度是20T/秒,但實際應用時遠未達到此數值。射頻脈沖產生的電磁場可在人體組織中產生熱,產熱與頻率平方成正比,規定的限度是0.4瓦/千克體重。因此一般情況下MR對人體基本無害,但體內若有金屬假體或手術金屬夾,MR能使其產熱或發生移位。此外,MR也能幹擾起搏器的正常工作。這些都是MRI的禁忌癥。

  臨床 MRI是以人體內氫核的弛豫時間加權密度像作為診斷依據,其他原子構成的組織(如骨)無直接顯示,要通過周圍或間隔中的軟組織間接顯示,對被水包圍的病變組織顯示也不太清楚;又由於重復時間TR長,致使成像時間很長,運動組織的成像往往較困難。正是這種特點,使得MRI不能代替CT或其他影像診斷,各種方法各有所長。MRI在臨床上主要用於以下部位。

  ① 頭部。MRI可清晰分辨腦灰質和白質、對多發性硬化等一類脫髓鞘病優於CT。對腦外傷、腦出血、腦梗塞、腦腫瘤等同CT類似,但可顯示CT為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腫。腦梗塞或腦腫瘤的早期,CT還不能查出時,MRI有可能顯示,而對鈣化和腦膜瘤MRI顯示不好。腦幹及小腦病變的 MRI圖像由於沒有偽影是首選檢查方法。

  ② 脊柱。MRI不需要造影劑即能清晰區分脊髓、硬膜囊和硬膜外脂肪。對腫瘤,脊髓空洞癥,脫髓鞘病變等均有較高診斷價值。對外傷,雖然MRI顯示骨折或脫位不如常規X射線或CT,但能觀察脊髓損傷情況。MRI顯示椎間盤也較好,可以分辨纖維環和髓核,特別是矢狀面圖像可以同時顯示多個椎間盤突出(見圖)。

椎間盤突出的磁共振圖像T1加權像)示頸5~6椎骨間的椎間盤突出,脊髓受壓(箭頭處)

  ③ 四肢。骨皮質為無信號區,骨髓腔在T1加權像上為高強信號。MRI對骨質本身病變顯示不如常規X射線或CT。對軟組織及肌肉病變包括腫瘤及炎癥都能清晰顯示,特別是早期急性骨髓炎,MRI是一種靈敏度很高的檢查方法。此外,MRI也是檢查膝關節半月板病變的首選方法。

  ④ 盆腔。對直腸及泌尿生殖系統MRI優於CT,因沒有輻射損害,特別適用於孕婦及胎兒檢查。

  ⑤ 胸部。對肺的檢查不如常規X射線,對縱隔檢查則優於CT,不用造影劑即可分辨縱隔血管和腫物,采用心電門控技術後不僅可顯示心肌、心腔病變,還可計算出一些心臟血流指數,是很有價值的心血管檢查技術。

  ⑥ 腹部。主要用於肝、胰、脾、腎等實質臟器,總的來說,不比CT更好。

  特殊技術 包括以下幾點:

  ① 對比劑使用順磁性物質加入核系統中時,弛豫時間顯著降低,故可作為MRI的對比劑,常用的是釓的化合物,如Gd-DTPA。用法與CT使用的碘對比劑類似,一般用於顯示腦膜瘤、聽神經瘤,以及區別腦瘤同周圍水腫。

  ② 門控技術。為瞭減少心跳或呼吸運動造成的偽影,可以在每次心臟搏動周期或呼吸周期的同一時刻激發原子核,也就是由心動周期或呼吸周期決定脈沖重復時間,這稱為門控。

  ③ 表面線圈。檢查身體比較小的、表淺的部位時,可將接收線圈做成所檢查部位的形狀,直接貼在身體表面加強與信號之間的耦合,稱為表面線圈,此線圈可增加信號接收的靈敏度,提高信噪比和圖像的空間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