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過程中,病人的被針刺部位以及醫生持針的手上出現某種特殊感應的現象。又稱得氣、氣至或針感。

  標誌 針刺感應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①病人感覺到針刺的部位有某種特殊的感覺,如酸、麻、脹、重、涼、熱,甚至有觸電樣的感覺;有些病人的這類感覺還會沿著經脈循行路線擴散、傳導,稱為循經感傳。若針感傳導至病變所在,則稱為氣至病所。②醫生持針的手上也會有一種沉、緊、重、滿的感覺,好似針被輕輕吸住。。

  為瞭較好地瞭解針刺感應的程度,醫者除瞭註意體驗針下“吸針”感以外,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視。施針時要隨時註意患者的面部表情(如舒適、疼痛、畏懼),皮色改變,肌肉搐動等。如遇到敏感患者,針剛接觸皮膚即呼疼痛,感覺大時患者甚至高呼或要求停針,面部顯露痛苦的表情。又如針肩髃時看到腕部肌肉搐動,針環跳時看到昆侖穴附近的肌肉跳動,都表明針感達到瞭手部或足部。②觸。施針時可在針刺穴位附近或有關部位觸摸到皮表發涼、發熱,或者潮潤出汗,或者肌肉抽搐。③問。詢問患者在針時及針後感受到的針感性質及其傳導擴散部位。如下牙痛針合谷,患者可述感覺由肘經肩抵達面部患處。如運用透天涼手法,患者可訴在針刺局部或傳導擴散部位有吹風樣感覺。根據這些情況,便可掌握針刺的感應程度和傳導范圍。

  性質 臨床主要有酸、麻、脹、重、涼、熱、痛、水流感和觸電感等。其中以酸、脹最為常見,開始多出現在局部,接著可逐漸沿經脈循行路線向遠距離傳導,甚而傳到病變所在處。麻感在臨床上也多見,一般呈線狀、條狀或片狀,多可遠傳。痛感一般不是醫生主觀尋求的針感,故應設法排除,但是,治療狂躁、昏厥等證而針刺井穴、十宣、勞宮、湧泉、人中等穴時,則要求有痛感。沉重感可出現在某些對針刺不敏感的病人,或者在酸脹感尚不明顯的情況下以及留針過程中出現。涼、熱感覺多出現在施行透天涼、燒山火等手法的過程中。水流感,多在四肢重要穴位出現,有沿神經幹擴散的放電感。

  臨床意義 針刺感應是決定針刺補瀉成敗和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之一。根據針刺感應的情況,可以推測人體正氣的盛衰,從而判斷疾病的好轉或惡化的趨向,對病人作出預後診斷。其次,針下得氣,能促進經絡氣血運行,疏通鬱滯,祛除病邪。一般情況下得氣越快,療效越好。危重病人如不易得氣,常表示經氣虛衰,預後較差。當然,針下得氣與否和療效的關系是相對的。由於所取腧穴、針刺條件和手法的不同,以及病人的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有時雖然針感較弱甚至沒有針感,但隻要臨床有效,也可視為得氣。

  “氣至病所”是指局部針刺感應沿經絡走向傳導至病變所在的特殊反應。針刺治療要求按照“經脈所通,痛候所在,主治所及”的原理,選取與痛所相關的穴位進行針刺,目的就在於使激發的經氣到達病所。作為人體正氣之一的經氣被針刺激發而源源不斷地到達病所後,即可使正氣得到補充,抗病能力得到加強,相應臟腑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又可發揮其通行血氣,驅邪外出的作用。所以,“氣至病所”是產生臨床療效的主要作用機理。

  激發和控制針刺感應的方法 一般認為,隻要醫者有足夠的指力(包括氣功因素在內),雙手配合適宜,針刺深淺得當,並有選擇地把“循”、“按”和“提插”、“捻轉”等方法組合起來應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針感的性質及其傳導的。

  在進針之前,要求醫者聚精會神,專心致志,註意力集中在病人和毫針上。同時,也要求病人心神寧靜、體態舒適,使全身肌肉松弛。有人用“入靜誘導法”誘發針感並使氣至病所,即與此有關。進針之際,再對所選穴位施以適當的按摩手法。如先沿經脈走向用拇指指腹適當按揉一兩遍,再以左手拇指指甲切按需針的穴位,直至出現酸麻脹等感覺後再行進針。進針之後,再施以適當的手法。一般來說,提插和捻轉是激發針感的主要手法。捻轉快,捻轉幅度大或提插快、提插幅度大,易生脹感;捻轉慢、捻轉幅度小或提插慢、提插幅度小,易生酸感;若提插幅度較大而速度較慢,則多產生麻感。熱感的產生是在捻轉時拇指向前,一次不應,反復施行,一般為5~6次,提插時要慢提緊按,或找到感覺後向下刮針柄;涼感的產生是拇指向後退,如法5或6次,或緊提慢按,向上刮針柄等。

  控制針感方向主要是為瞭使氣至病所,要達到這個目的,應在麻感的基礎上進行,將針尖朝向病所,同時在針刺部位的與病所相反的一側用手指按壓(關閉法)。進行這些操作必須註意保持原有的針感而不使其消失,然後用捻轉、提插配合,多可使針感朝預定方向傳導。

  形成機制 針刺感應的形成與穴位內肌梭收縮有一定關系,已為越來越多的實驗結果所證實。在反復針刺肌肉組織比較豐富的合谷、曲池、手三裡、外關、足三裡、昆侖等穴獲得手下得氣感的同時記錄肌電活動,結果發現醫者出現手下得氣感時,大多數都可引出穴位肌電,其幅度和密集程度都與醫者手下得氣、患者自訴得氣感呈規律性的平行關系。故認為醫者手下得氣主要源於穴區肌肉的痙攣,而穴位肌電如同患者自訴得氣感一樣,可在一定程度上看作醫者手下得氣感的反映。還發現,這種肌電的發放,即不是因直接刺激肌肉而引起的插入電位,也不是自發性電位,而是需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才能完成的一種反射性活動。但有的研究表明,針刺印堂、膝眼、列缺等穴一般都引不出肌電,唯有針刺肌肉豐厚處穴位才能引出,說明穴位肌電並非神經電位;在常溫下針刺穴位,約有68%可引出肌電,由於降溫可降低肌電的出現率,故可排除肌緊張電位;又因靜脈註射適量箭毒後可使之消失,然在α纖維麻痹時可引出,這就足以證明穴位肌電是由γ纖維支配的梭內肌所發放。於此推斷,醫者手下得氣感主要也是梭內肌收縮的結果。

  有資料表明,針刺刺激穴區的各種不同組織,雖均能引起酸、麻、脹、重等感覺,但不同組織受刺激後所引起的各種感覺的出現頻率並不一致,如刺激神經幹支多引起麻感,刺激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刺激肌肉多引起脹、酸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但是,更多資料認為,針刺刺激同一穴位的相同組織結構可以產生不同頻次的不同感覺,而刺激不同穴區的組織結構又可以產生相同的針感信息,又說明並無專門的酸、麻、脹、重等不同感覺的感受器。有的研究者根據所測定的上肢四穴針感點深度和厚度的比例,在屍體同名穴區借助標記註射法進行瞭解剖學觀察,結果發現針感的產生與穴區深部結構的神經裝置密切相關。有人用改良藍點法來標記針感點,再從藍點處取材、固定和染色,並制成連續切片進行形態學觀察。結果從足三裡等16穴的藍點觀察發現,在藍點為中心的1~4平方毫米范圍內,神經束占35.2%,遊離神經末梢占14.8%,肌梭占4.5%,血管占45.5%,偶見環層小體和腱梭,說明針感可能是在穴區深層多種感受器參與下形成的。有的根據其研究結果,提出穴位針感感受器二重結構說,即針感的形成除各穴都具有的共同感受器參與外,以部位而區分的各類穴位似乎還分別有各自為主的針感感受器參與活動。更具體地說,位於肌肉豐厚處的合谷、足三裡、內關等穴,均以肌梭為主;位於肌與肌腱接頭處的承山等穴的中心部位多為腱器官;位於腱附近或兩腱之間的昆侖等穴主要是環層小體;位於頭皮處的印堂等9穴又主要是遊離神經末梢。但迄今已有不少實驗研究卻引出與此不一致的結果。

  外周體液與針感產生的關系是一個值得註意的問題。曾有人在光學顯微鏡及電子顯微鏡下,反復觀察電針大白鼠“足三裡”穴後針周部位肥大細胞的動態變化,結果發現肥大細胞中的大部分顆粒都經一系列變化後而被釋出於細胞膜外,並以周邊出現放射暈的狀態暫存於細胞間質中,故認為肥大細胞可能通過釋放生物活性物質參與針感的形成及其傳入活動。

  雖然,從大多數實驗研究結果以及實際上針刺可能涉及的結構來看,以肌肉、神經和脈管(包括管壁的神經裝置)的綜合性結構作為針感產生的形態學基礎,似乎屬於多數學者的傾向性看法。但對針感形成機制的本質研究,尚未得出肯定性結論,還有待深入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