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兵書,《武經七書》之一。亦稱《黃石公記》、《黃石公三略》。所謂《三略》,意為上、中、下三卷韜略,共3800餘字。相傳其源出於太公薑尚,經黃石公推演以授張良,故舊題黃石公撰;《隋書·經籍志》稱“下邳神人撰”。均不可考。約為秦漢時無名氏作品。今存有《續古逸叢書》影宋本及明、清《武經七書》本等。

  該書是一部從政治與軍事關係上論述戰勝攻取的兵書。“上略設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明賊賢之咎。”(《續古逸叢書》影宋本,下同)在政治上,它強調以“道”、“德”、“仁”、“義”、“禮”治國,要求明君得人心,選賢才,“賞祿有功,通志於眾”。在軍事上,它認為從事戰爭要從保民的目的出發,“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憂”,“救天下之禍”,“以義除不義”。它還認為:“將者,國之命也。”要求將帥“必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以身先人”,重賞勇士,嚴明號令,確保機密,等等。值得重視的是,它對將帥、士兵和民眾的各自作用作瞭中肯的論述,指出,“統軍持勢者,將也;制勝破敵者,眾也”,“庶民者,國之本”,“以弱勝強者,民也”。

  《三略》上中兩卷是對前人兵法《軍讖》、《軍勢》的征引和發揮,下卷則是作者的論述。該書對後世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