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兵為支援陸軍、海軍艦艇編隊作戰所採取的各種戰鬥行動的統稱。亦稱航空兵支援。主要包括:航空火力準備、航空火力支援、航空火力反準備、奪取制空權、空中掩護、航空偵察、空中運輸和電子對抗等。空中支援始於1911年2月墨西哥國內革命戰爭。1911~1912年的意土戰爭和1912~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中,都使用過飛機對地面部隊進行支援。最初的空中支援,隻限於使用飛機進行目視偵察和為炮兵校正射擊,繼而用轟炸和射擊進行航空火力支援。隨著飛機性能的提高、機種的區分和發發展,使空中支援的范圍不斷擴大,樣式不斷增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兵以奪取制空權和以火力直接支援陸軍、海軍艦艇編隊作戰,對戰役戰鬥勝利起瞭重要作用。運輸機的迅速發展,又為地面軍隊的機動和物資、裝備運輸,開辟瞭新的途徑。60年代以來,在多次局部戰爭中,航空兵廣泛運用電子對抗手段,對敵方的電子設備進行偵察和幹擾;武裝直升機、垂直/短距起落飛機的出現和發展,使航空火力支援更加及時和有效。這些,都為空中支援提供瞭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