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或其他部隊從空中突然降落到預定地域對敵實施攻擊的行動。它是諸軍種、兵種合同作戰的組成部分,是現代戰爭中的一種重要作戰樣式。實施空降作戰,能充分發揮其快速機動、超越地理障礙的有利條件,出其不意地打亂敵作戰部署,改變敵我態勢,加快作戰的進程。

  簡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開始用於支援地面軍隊作戰,軍事傢們即探討空降作戰的可能性。1916年德國一名軍官機降到俄軍後方破壞鐵路;19918年英、法軍隊派遣少數人員空降到德軍後方進行破壞和偵察活動。這些都帶有空降作戰的性質。1929年春,蘇聯紅軍在加爾姆地區剿匪時,曾機降過數十人參加作戰。較大規模的空降作戰,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1940年4月,德軍入侵丹麥、挪威時,在正面進攻部隊登陸的同時,空降4個團的兵力,奪占瞭對方的機場、港口等,保障登陸作戰,很快占領瞭這兩個國傢。同年5月,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也實施瞭空降作戰,又獲得成功。這兩次空降作戰的成功,使空降兵及其作戰理論進一步得到實戰檢驗。這種新的作戰樣式,在世界上產生瞭很大的影響。此後,空降作戰更多地、大規模地出現於戰場。大戰期間,參戰各國實施不同規模的空降作戰達100多次,其中師以上規模的空降作戰有10餘次。1945年7~8月間,中國國民黨軍隊對侵華日軍也進行瞭三次小規模的空降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大型軍用運輸機、直升機以及降落傘技術的發展,使空降兵的裝備改善,火力增強,機動性更大,作戰使用范圍更加廣泛,空降作戰受到更多國傢的重視,進一步提高瞭空降作戰的地位。在朝鮮戰爭、越南抗美戰爭和阿拉伯、以色列中東戰爭以及英國、阿根廷馬爾維納斯群島之戰中,美國、以色列和英國軍隊也都實施瞭空降作戰。

  分類 根據作戰任務性質、使用兵力數量和空降縱深的不同,空降作戰分為四類:①戰略性空降作戰,由統帥部組織,用於加快戰爭進程。一般使用兵力較大,參加支援和保障的兵力兵器也較多,主要任務是奪取對方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或其他戰略要地,或在對方戰略縱深開辟新的戰場。如1979年12月蘇軍入侵阿富汗,以空降部隊為先導,機降5000多人,僅三個半小時就占領瞭阿富汗首都,隨後配合地面部隊在一周內占領瞭阿富汗的主要城鎮。②戰役性空降作戰,由戰役軍團組織,用於加速戰役進程。主要任務是奪取、扼守對方戰役縱深內的重要目標和地域,割裂對方戰役佈勢,阻止對方退卻和戰役預備隊開進,或搶占登陸場保障主力部隊登陸或渡過江河。如1941年5月德軍進行的克裡特島戰役和1944年6月美、英軍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的空降作戰。③戰術性空降作戰,由戰術兵團組織,用於加速戰鬥進程。主要任務是奪取、扼守對方戰術縱深內的要點,割裂對方戰鬥部署,阻止其預備隊機動,協同進攻部隊殲滅戰術地幅內的敵人。如1941年4月德軍傘降2個營奪取希臘的科林斯大橋和1945年2月美軍傘降1個團奪取菲律賓的阿加山口的空降作戰。④特種空降作戰,其組織指揮依據任務性質和目標的具體情況而定,使用兵力不大。主要任務是空降到敵後進行偵察、破壞、襲擾、營救等。如1942年10月,蘇軍空降兵40人傘降到高加索邁科普機場,擊毀擊傷德軍飛機40架;1976年7月,以色列特種突擊隊機降200人,偷襲烏幹達的恩德培機場,搶回人質百餘名。

  組織與實施 空降作戰通常按空降戰鬥準備、空降和地面戰鬥三個階段進行。空降戰鬥準備階段,從受領任務起至人員、裝備、物資在空降出發機場完成乘載準備止,包括建立指揮機構,制定作戰計劃,區分戰鬥任務,組織協同動作和通信聯絡,選定和勘察空降出發地區,進行臨戰訓練,做好各項物資準備,組織部隊開進等。空降階段,從乘載開始至完成空降著陸止,包括乘載、空中運輸、傘降或機降著陸等。地面戰鬥階段,從空降著陸起至完成戰鬥任務止,包括著陸後集合,按預定計劃和當時情況進行的一系列戰鬥行動。一般是首先奪取(破壞)預定的目標,爾後扼守奪占的有利地形,或者協同正面進攻(登陸、反突擊)部隊殲滅被圍之敵。

  實施空降作戰,須組織航空兵給空降部隊以可靠的保障和不間斷的支援:對空降戰鬥地域及其附近進行空中偵察,保障空降部隊在空降出發地域的對空安全;對空降戰鬥地域實施航空火力突擊;輸送空降部隊並為其實施後續補給;壓制或消滅空運走廊和空降地域的敵防空兵器,奪取並保持空運走廊和戰鬥地域的制空權;掩護運輸機編隊;積極支援空降部隊地面戰鬥行動;阻止或遲滯敵反空降部隊(預備隊)向空降戰鬥地域開進。

  在實施空降作戰中,正面進攻(登陸、反突擊)部隊要給予空降部隊一切可能的支援,用炮兵(艦炮)壓制或消滅空降運輸航線上的敵防空兵器和空降戰鬥地域及其附近地域的敵人,支援空降部隊空降和實施地面戰鬥;向空降戰鬥地域方向進攻的部隊須迅速發展進攻,盡快地與空降部隊會合。

  特點和基本要求 空降作戰的特點是,實施空降作戰的部隊在遠離戰線的地域集結兵力,進行空中機動,突然降落到對方防禦縱深或後方的重要地域內,形成戰術上的優勢,打敵措手不及,出奇制勝。但在空運中易遭受對方空中攻擊和其他火力的損害;機降時,需要有適於運輸機(直升機)降落的場地;空降著陸後,通常是在四面受敵威脅的情況下進行戰鬥;本身攜帶的裝備較少,物資補給受一定條件的限制。因此,空降作戰的基本要求是:將空降部隊集中使用在主要方向、重要時節、關鍵地區,充分發揮空降兵空中機動快、地面突擊猛的特性;實施集中指揮,進行嚴密組織,充分準備;與其他兵種部隊協同一致地動作,航空兵要給予積極支援,保證空降兵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完成預定的戰鬥任務;力求一批出動,多路、多波次進入,低空傘降;盡量靠近目標或直接在目標區內降落,迅速展開攻擊,使守敵沒有準備迎戰的時間;同時在敵增援的方向上空降(或派出)阻援兵力,並在敵增援部隊到達之前奪取或破壞目標。

  展望 隨著運輸機和直升機速度、航程和裝載量的增大,運輸機的短距起降和降落傘技術的改進,將使空降作戰的范圍更加廣泛,作戰方式更加靈活,戰略地位日益重要。在通常以突然襲擊開始的現代戰爭中,空降與反空降作戰將受到戰爭雙方特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