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傢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

  大戰起因和各主要交戰國的戰略方針 大戰的根源在於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傢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早在1882年,德國即拉攏奧匈和義大利建立“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即同盟國。18892~1907年,逐步形成英法俄“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即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加速瞭雙方擴軍備戰和爭奪戰略要地的步伐。巴爾幹和地中海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加深,各帝國主義國傢統治集團迫切希望從戰爭中尋求出路。1914年6月28日,奧匈皇位繼承人弗蘭茨·斐迪南被塞爾維亞族青年刺死的事件,成為大戰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匈對塞宣戰;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同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同月4日,英國對德宣戰。大戰從此全面展開,先後卷入戰爭的達33國,總人口達15億。

  大戰初期,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宣佈中立,1917年8月,不顧人民反對,在協約國推動下對德奧宣戰,先後派出數十萬人到歐洲等戰場為帝國主義充當勞工和炮灰。

  交戰雙方總的經濟軍事力量對比,協約國占優勢。1914年,僅英、法、俄三國(含殖民地)總人口即達7.045億,動員陸軍兵力達977.7萬人;德奧兩國(含德國殖民地)總人口隻有1.3億,動員陸軍兵力634萬人。但德國軍事工業發達,戰爭準備比較充分,戰爭前期掌握戰略主動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各主要交戰國的戰略方針都是根據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點是:片面強調戰略進攻,輕視防禦;企圖依靠一兩次總決戰決定勝負;立足於依靠戰前物資儲備打短期戰爭。德國為避免東西兩線同時作戰,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計劃(或稱施利芬-小毛奇計劃),準備在6~8周內首先征服法國,爾後揮師東進,幾個月內打敗俄國,結束戰爭。鑒於法國亟欲奪回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德國對法作戰的設想是:以部署在德法邊境的次要兵力鉗制和吸引法軍主力,同時以強大的主攻集團突然通過中立國比利時,向法國腹地實施深遠迂回,從背後打擊法軍主力。在東歐戰場,則以少量兵力鉗制俄軍。在海上,集中艦隊主力對付英國海軍,同時鉗制俄國海軍於波羅的海。奧匈的計劃受制於德國,準備以主力進攻俄國,同時對塞爾維亞作戰。法國的計劃是以主力集結於法國東北地區,視情況打進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或反擊德軍入侵。俄國的計劃受制於法國,準備對德國的東普魯士和奧匈的加利西亞同時發動攻勢。英國把陸上作戰的重擔推給法俄,隻派出為數不多的遠征軍配合法軍行動,主要發揮自己的海軍優勢同德國作戰。

  戰場遍及歐、亞、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是主戰場。海上以北海為主戰場。

  歐洲大陸的軍事行動

1914年,雙方的速決戰計劃破產,西線由運動戰轉入陣地戰 大戰爆發後,德軍(總參謀長為H.J.L.von毛奇,或稱小毛奇)的主攻部隊和鉗制部隊按計劃行動。8月21~25日,德軍同法軍(總司令為J.-J.-C.霞飛)和英國遠征軍(總司令為J.D.P.弗倫奇,後由D.黑格繼任)在法國東北邊境多次交戰,即“1914年邊境之戰”。法軍南撤,德軍推進到巴黎以東馬恩河地區。9月,德軍在該地區遭法軍大規模反擊,史稱“1914年馬恩河戰役”(見馬恩河會戰),德軍退至埃納河一線。至此,西線大部地段開始形成陣地戰。在法國北部地區,交戰雙方的翼側暴露。9~10月,德軍和英法聯軍為相互迂回對方翼側而實施連續機動,直到海岸方止,史稱“奔向大海”(“race to the sea”)作戰。到11月,整個西線從運動戰轉入陣地戰。

  在東線,俄軍統帥部(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為最高統帥)決定以西北方面軍進攻東普魯士,以西南方面軍進攻加利西亞,後者為主攻方向。8~9月間,俄軍在東普魯士遭慘敗,但在加利西亞打敗瞭奧匈軍(F.X.J.康拉德·馮·赫岑多夫為總參謀長)。德國為援助奧匈,對俄國西北、西南兩個方面軍的接合部(維斯瓦河中遊)發動大規模進攻,德軍失利。隨後,俄軍企圖乘勝打進德國腹地,德軍搶先發動新的進攻,企圖殲滅羅茲地區俄軍。雙方的企圖均未實現。在巴爾幹戰場,奧匈軍對塞爾維亞的多次進攻,遭到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軍隊的英勇抗擊。10月,土耳其參加同盟國一方作戰,對協約國構成新的威脅。

  1915年,戰爭重心轉到東線,東線由運動戰轉入陣 地戰 雙方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導致後備兵員和後勤保障發生嚴重困難,迫使各國加緊國民經濟的總動員。戰略主動權仍掌握在同盟國手中,但協約國的戰爭潛力正在動員起來(年初英、法、俄、比、塞5國陸軍師數為231個,德、奧、土為210個)。英法在西線基本上轉入戰略防禦,以便養精蓄銳;同時要求俄國在東線加緊進攻。德國改變瞭戰略方針,企圖盡快打垮協約國的薄弱一環──俄國,爾後打敗英法,因此在西線也基本上轉入戰略防禦,在東線則積極進攻。1~2月,俄國西北方面軍同德軍進行瞭東普魯士戰役,俄軍慘敗。1~3月,俄國西南方面軍同德奧聯軍進行瞭喀爾巴阡冬季戰役,俄軍形成瞭入侵匈牙利平原的態勢。德國為穩住奧匈,集中優勢兵力於5月初對俄國戰線中部發起瞭著名的戈爾利采戰役,迫使俄軍全線潰退,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但未能迫使俄國退出戰爭。5月,原同盟國成員國意大利轉而對奧匈宣戰,在奧匈東南開辟新戰區。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入陣地戰。意軍(統帥為L.卡多爾納)企圖配合俄國和塞爾維亞等國軍隊打垮奧匈,但意軍在伊松佐河地區連續發動的4次攻勢(6~12月)均無進展。10月,保加利亞參加同盟國之後,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占領瞭塞爾維亞。

  這一年西線戰局相對平靜。英法聯軍利用德軍兵力東調之機,在阿杜瓦和香檳等地發起瞭幾次規模不大的進攻戰役,企圖減輕俄國戰線的壓力。德軍也發動過局部反擊。在第二次伊珀爾戰役(4~5月)中,德軍首次大量使用毒氣。

  1916年,戰爭重心再次轉到西線,同盟國開始喪失 戰略主動權 英、法、俄進一步動員瞭本土和殖民地雄厚的人力物力,並按協約國兩次戰略會議(1915.12,1916.3)的精神,準備從各條主要戰線對同盟國發動協調一致的進攻。德奧人力物力日益窘迫(年初,協約國陸軍師達365個,同盟國隻有286個)。德國鑒於俄國已大為削弱,決定把進攻重點轉到西線,力爭打敗法國。由於兵力不足,不能全線進攻,於是決定對巴黎的戰略屏障凡爾登地區的法軍防線實施要點進攻,借以消耗法軍兵力。從2月21日起,展開瞭歷時10個月的凡爾登戰役(見彩圖)。德軍猛攻不克,傷亡慘重,從此逐步走向最後失敗。此役後期,英法聯軍為減輕凡爾登所受壓力,對索姆河上德軍堅固防線發動猛烈進攻,同樣打成陣地消耗戰,史稱“索姆河戰役”。此役英軍首次使用坦克。8月,德軍統帥部改組,P.von興登堡任總參謀長。12月,R.-G. 尼韋爾繼任法軍總司令。

法軍在1916年凡爾登戰役中堅守達10個月的堅固要塞

  東線俄軍按協約國戰略會議精神,為策應西線作戰,制定瞭西、西南兩個戰略方向同時對德奧發動進攻的計劃,實際上隻有西南方面軍投入大規模進攻(6~8月),突破瞭奧匈軍防線,但無力發展進攻。3~9月,意軍又進行瞭7次伊松佐河戰役。奧匈軍則從特倫蒂諾對意軍後方發起阿夏戈進攻戰役(5~6月),但由於抽調兵力應付俄軍西南方面軍的進攻而中途轉入防禦。8月,羅馬尼亞參加協約國,以收復特蘭西瓦尼亞為主要目標,但在德、奧、土、保聯軍夾攻下,迅即陷於崩潰。

  1917年,德國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俄國爆發革命, 美國參戰 德國人力物力瀕於枯竭,被迫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同時寄希望於在海上開展“無限制潛艇戰”,企圖切斷英法海上交通戰。協約國的困難也很大,但人力物力的優勢進一步發揮出來(年初,協約國陸軍師達425個,同盟國隻有331個)。協約國要求各主要戰線繼續發動協調一致的進攻。

  西線的主要戰役,是4~5月法軍對埃納河地區德軍防線的進攻(“尼韋爾攻勢”)。戰役前,英軍為吸引德軍預備隊,在阿拉斯地區提前發動進攻。由於德軍預有準備,法軍傷亡慘重,引起法軍大規模騷亂。H.P.貝當繼任法軍總司令並鎮壓瞭騷亂。為使法軍獲得喘息時間,英軍單獨連續發動有限進攻(6月梅森戰役,7~11月第三次伊珀爾戰役,11~12月康佈雷戰役),進展都不大,但穩住瞭法軍。

  3月12日(俄歷2月27日)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瞭沙皇政府,掌權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執行沙皇政府的戰爭政策,先後起用Μ.В.阿列克謝耶夫、А.А.佈魯西洛夫和Л.Г.科爾尼洛夫為最高統帥,並發動“六月進攻”。9月,德軍發起裡加戰役,這是東線最後一次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爆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В.И.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宣佈退出帝國主義大戰。

  在意大利戰線,德奧聯軍於10~11月對伊松佐河意軍防線發動進攻(第12次伊松佐河戰役或卡波雷托戰役),迫使意軍全線後撤。

  在交戰雙方都陷於困境的情況下,一直伺機參與重新瓜分世界的美國,於1917年4月宣佈參加協約國一方,但直到翌年初,美軍才陸續開赴法國。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土崩瓦解 各國反戰和革命運動蓬勃興起,德國的盟國瀕於總崩潰。但由於俄國退出戰爭,德國可集中兵力於西線,形成局部兵力優勢,圖謀在美軍主力到達法國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則決定在西線固守陣地,待美軍主力到達後發動總攻。為實現統一指揮,法國將軍F.福煦被任命為協約國軍最高統帥。德國先後發動5次進攻,均未取得戰略性突破,隻形成瞭伸向英法戰線的幾個突出部。7~9月,英法軍發動局部進攻,拔除瞭德軍防線上的馬恩河突出部和亞眠突出部。9月,美國遠征軍(總司令J.J.潘興)拔除瞭聖米耶勒突出部。聖米耶勒戰役是美軍單獨進行的首次戰役。9月26日起,英、法、美軍發動總攻。德軍全線退卻。

  其他戰場的軍事行動 土耳其參戰後,在近東開辟瞭新戰場。1914年底至翌年初,高加索地區俄軍同土軍(恩維爾帕沙為統帥)進行瞭薩勒卡默什戰役。俄軍形成向土境推進之勢。1915年,英法軍發動打通達達尼爾海峽的遠征,真實目的是先於俄國奪取土耳其達達尼爾、博斯普魯斯兩海峽和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佈爾)。到1916年初,此役以英法失敗告終。同年,英軍通過西奈半島向巴勒斯坦進軍,翌年同土軍進行瞭3次加沙戰役,並占領加沙。

  隨著1914年8月日本對德宣戰,出現瞭遠東戰場。日本參戰的主要目的是奪取德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9月,日軍強占瞭中國山東省大部,隨後在英軍配合下攻占青島。與此同時,日海軍相繼占領瞭南太平洋德屬馬紹爾、加羅林和馬裡亞納諸群島。德屬關島和所羅門群島被澳大利亞占領,薩摩亞被新西蘭占領。

  在非洲,英法軍於1914~1916年先後奪取德屬多哥、喀麥隆、西南非和東非諸殖民地。

  海上軍事行動 大戰爆發後,英海軍在北海海域對德國實行深遠封鎖,同時竭力維護英國海上交通線。德海軍則企圖打破封鎖,逐步消滅英海軍力量,破壞英國海上交通線。大戰第一年,英德海軍的主要戰役是北海的兩次黑爾戈蘭海戰 (8月、11月)和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海戰(12月)。德國潛艇在荷蘭沿海擊沉3艘英國巡洋艦(9月),初步顯示瞭潛艇的威力。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海軍艦隊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瞭整個大戰期間最大的一次海戰(見日德蘭海戰)。1917年,德國為挽救敗局,從2月1日起在海上開展“無限制潛艇戰”,給英法海運造成極大困難。美國參戰後,為對付潛艇,同英國一起實行護航制度。

  大戰結局、特點和影響 1918年9月26日協約國發動總攻後,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日奧匈投降,11日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德國和匈牙利等國也爆發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蓬勃高漲。1919~1920年舉行的巴黎和會,實為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分贓會議。蘇俄遭到排斥和敵視,塞爾維亞等小國受歧視。作為協約國一員的中國在會上成瞭列強宰割的對象。日本勾結英、法、美等國,妄圖迫使中國承認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導致“五四運動”的爆發。

  戰爭期間,協約國總計動員軍隊4218萬餘人,損失2210萬餘人,其中死亡515萬餘人。同盟國總計動員軍隊2285萬人,損失1540萬餘人,其中死亡338萬餘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餘美元。

  大戰揭示瞭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各主要交戰國先後實施瞭國民經濟總動員。協約國的勝利,歸根結底是由於經濟軍事實力占壓倒優勢。交戰雙方的軍工生產達到空前未有的規模。1917年直接為戰爭服務的產業工人的比重,俄國為76%,法國為57%,英國為46%,意大利為64%,美國為31.6%,德國為58%。

  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大量裝備部隊,火力空前加強。大規模進攻戰役,平均火炮密度每公裡正面達100門以上(西線最高達187.8門)。戰時步兵火力增長瞭1.5~2倍。步兵機械化程度也有很大提高,1914年每名士兵平均0.3~0.4馬力,1918年為1.5~2馬力。

  大戰中首次出現集團軍群(方面軍)戰役。

  防禦作戰在這次大戰中處於突出地位。防禦形式由支撐點式防禦發展到塹壕式防禦,進而形成築壘正面。機槍在防禦中發揮瞭重大作用。防禦縱深愈來愈大,達15~20公裡,給進攻帶來瞭新問題。出現長達數百至1000餘公裡的綿亙防禦正面,翼側迂回難以實現,正面突破上升到重要地位。突破形式有:在一個狹窄地段實施突破;在幾個狹窄地段實施向心突破;在寬大正面以一點為主,實施多點突破;向幾個相互聯系的不同方向實施逐次突破。戰爭末期,進攻正面,師通常為2.5~3公裡,團通常為500~600米。坦克和毒氣的使用提高瞭進攻能力,但仍然不能完全克服陣地防禦,使進攻一方往往打成得不償失的消耗戰。

  航空兵在戰爭前期主要用於執行偵察任務,稍後用於空戰和爭奪戰場局部空中優勢。後期進而用於攻擊敵方地面部隊,轟炸靠近戰場的敵方交通線。航空兵開始成為獨立兵種。海戰中潛艇顯示瞭威力,魚雷、水雷得到廣泛運用。大戰期間,德國潛艇共擊沉協約國軍艦約150艘、商船約6000艘。海軍艦空兵發展很快,戰爭末期出現可供飛機起降的專用軍艦。

  世界性的聯盟戰爭要求各盟國、各相距遙遠的地區之間有密切的戰略協同和統一指揮。但由於各盟國利害不同,難以實現。各國陸、海兩軍之間也缺乏協同。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戰後20年各國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瞭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依靠堅固戰略防禦工事制勝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