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至1927年,中國人民進行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國內革命戰爭。1923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與中國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24年,在共產黨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召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改組國民黨,實現瞭第一次國共合作,並創辦瞭黃埔軍校,建立瞭革命軍隊。1925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瞭關於職工運動、青年運動和農民運動等決議。大會後,領導瞭五卅運運動和省港大罷工,在全國掀起瞭群眾性的革命高潮。在工農群眾支援下,國民革命軍肅清瞭廣東境內的軍閥勢力,統一和鞏固瞭廣東革命根據地。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別會議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的主張。6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臨時全體會議通過迅速出師北伐案。7月,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伐。在北伐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發動廣大工農群眾積極支援和配合。1927年春,劉少奇等領導漢口、九江工人驅逐英帝國主義者,收回兩地的英租界。周恩來等領導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占領瞭上海。湖南等地的農民運動也迅猛開展。革命勢力很快發展到長江、黃河流域。這時,帝國主義為維護其侵華利益,增兵上海,炮擊南京,並加緊拉攏蔣介石集團;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企圖獨占北伐戰爭的勝利果實,便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積極準備叛變革命。當時,中國共產黨還比較幼稚,又處在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領導下,對國民黨右派的反革命行動妥協退讓;對工農群眾運動壓制阻撓,在革命的緊要關頭交出瞭工農武裝。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上海、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