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包括莫霍克、奧內達、奧南達加、卡尤加、塞內卡、圖斯卡羅拉等印第安人部落。泛指所有北美操易洛魁族語言的印第安人。他們散居在安大略湖以南廣大區域,從事農業耕作,主要種植玉米、豆類、南瓜、煙草等,輔之以採集野生作物、狩獵和捕魚。主要工具是石鋤與石斧。他們用榆木等樹幹製作獨木舟,手制簡單的陶器,用獸骨製成魚鉤或裝飾品,並用獸皮,特別是鹿皮進行加工鞣制,縫製衣服。居住的房子稱“長屋”,呈長方形,屋頂用樹皮覆蓋,屋內有木柱支撐,中間有過道,兩側是住住室,4或5個傢庭同住一個“長屋”。村落由20~100個數量不等的“長屋”組成,外圍長木柵欄,以防禦外來侵襲。為獲得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木材來源,村落大約每8年或10年遷移一次。社會組織是氏族公社制,有血緣關系的各傢庭組成氏族,氏族組成半偶族,半偶族組成部落。氏族成員有自然的性別分工,沒有職業分工,氏族內權力屬於婦女,農事勞動,傢務勞動和分配存糧都由一名最年長的婦女管理。

  16世紀,莫霍克、奧內達、奧南達加、卡尤加和塞內卡5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聯盟的領導機構是議事會,由選舉的酋長和氏族長老50人組成,凡重大事件,吸收各部落全體成員參加,共同作出決定。戰爭時另選軍事首領。17世紀,易洛魁聯盟約有1.8萬人,先後與荷蘭、英國殖民者進行皮毛貿易,用海貍皮換取歐洲人的金屬用具和武器。英法殖民者實行分化政策,使印第安人部落間長期出現不和。易洛魁人曾與休倫部落發生戰爭,阻止其與法國人的皮毛貿易,1649年擊敗並吞並瞭休倫部落。17世紀下半葉勢力擴展到今加拿大沿海省一帶,成為當時北美印第安人中最強盛的集團。1720年圖斯卡羅拉人加入聯盟,成為“大族聯盟”。北美獨立戰爭期間,聯盟內部發生分裂。1784年後,聯盟事實上已經消亡。20世紀80年代易洛魁人約有2萬,散居在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