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執政黨。1961年7月23日成立。最初稱民族解放陣線或桑地諾運動,後改現名。該組織以尼加拉瓜民族英雄C.A.桑地諾命名,以示繼承民族獨立鬥爭的傳統。創始人是C.豐塞卡·阿馬多爾、S.馬約爾加·德爾加多和T.博爾赫·馬丁內斯。組織成立後,立即投入反對索摩查獨裁政權的遊擊鬥爭。1963年遊擊隊從洪都拉斯進入尼加拉瓜,1967年進攻潘卡桑地區,企圖建立根據地,但由於條件不成熟而失敗。70年代,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除繼續在農村開展小規模的遊遊擊活動外,逐步把工作重心轉到城市,同工人運動建立瞭聯系,並得到瞭學生和天主教徒的支持。1974年12月,它的一支遊擊隊襲擊瞭政府農業部長的住宅,扣留在那裡參加聖誕節活動的一些重要官員作為人質,迫使政府付出巨額贖金並釋放一批被監禁的陣線成員。索摩查政權對此大為恐慌,立即宣佈全國處於戒嚴狀態,停止一切憲法保障,加緊鎮壓活動。1975年陣線內部發生策略上的分歧,形成瞭三派:“持久人民戰爭派”,絕大部分是山區遊擊鬥爭的老戰士,他們主張在山區和農村建立根據地和遊擊隊,進行持久的人民戰爭;“無產階級派”,多為原尼加拉瓜共產黨成員,他們認為工作重點應放在城市,強調隻有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推翻索摩查政權和過渡到社會主義;“第三派”,有知識分子、學生、工人和農民,也有教士和企業傢,人數最多。他們認為,尼加拉瓜現階段的革命性質是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務是推翻索摩查獨裁政權,建立多黨制民主政府,目前起義條件已經成熟,應該發動一系列的軍事進攻來推動群眾起義。1979年3月,在反獨裁鬥爭日益高漲的形勢下,三派重新聯合,成立瞭全國聯合領導委員會,統一三派的政治、軍事力量,但各派在組織上仍保持相對的獨立性。為統一戰略部署,還成立瞭桑地諾軍聯合參謀部,下有7支戰線部隊,地方成立瞭以城市為主的民兵組織。三派的聯合推動瞭全國反獨裁政權的武裝起義,各戰線不斷取得戰果。1979年7月,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領導的人民武裝推翻瞭A.索摩查·德瓦伊萊的獨裁統治,建立瞭以陣線為主的民族復興政府。(見尼加拉瓜革命)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約有成員1萬名(1983)。機關報為《街壘報》,機關刊物為《桑地諾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