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際無產階級的政黨。是在對正義者同盟進行根本改造的基礎上建立的。正義者同盟是19世紀30年代成立的德國工人和手工業者的秘密革命組織,在K.馬克思、F.恩格斯幫助下,正義者同盟的領導機構在40年代中期逐步克服魏特林主義、“真正的社會主義”和蒲魯東主義的影響。1847年初,正義者同盟派J.莫爾邀請馬克思、恩格斯加入並決定按他們的主張改組同盟。1847年6月在倫敦舉行第1次代表大會,建立共產主義者同盟,擬定章程,並用“全世界無產者者聯合起來”的國際主義口號代替“人人皆兄弟”的舊口號。同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在倫敦舉行第2次代表大會,審查並批準章程,明確規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舊的以階級對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和建立無階級、無私有制的新社會。大會委托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綱領,產生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

  《宣言》剛發表,1848年革命風暴席卷歐洲。為適應鬥爭需要,1848年3月初在巴黎建立以馬克思為首的新的中央委員會,成員有恩格斯、W.沃爾弗、J.莫爾、H.鮑威爾、K.沙佩爾等。同盟中央制定瞭德國革命的政治綱領《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並組織盟員回德參加革命,其中許多人成瞭革命鬥爭的骨幹。馬克思、恩格斯於4月回到德國。6月在科倫創辦《新萊茵報》,該報成為當時條件下革命活動的指導中心。在革命活動中,同盟批判瞭以科倫工人聯合會主席A.哥特沙克為代表的宗派主義和“左”傾錯誤,同時批判瞭柏林工人兄弟會主席S.波爾恩為代表的右傾錯誤。革命的失敗使同盟受到很大損失。1849年秋同盟領導人在倫敦重新聚集,逐漸恢復活動。1850年3月馬克思、恩格斯起草《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提出建立獨立的工人政黨的任務。同年夏,馬克思、恩格斯重新分析形勢,主張長期積蓄力量為新的革命高潮作準備。以A.von維利希和沙佩爾為首的少數派則主張立即發動革命。9月,終於導致同盟分裂。在當時的困難條件下,根據馬克思的建議,同盟的中央職權移交科倫區部委員會。1851年5月以後科隆共產黨人審判案發生,同盟組織被破壞。國際反動勢力加強迫害,同盟活動實際停頓。1852年11月17日同盟宣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