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爭奪兩國毗連的查科北部地方的戰爭,又譯大廈穀戰爭。查科位於南美洲大陸的中心,東起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西至安第斯山麓,北臨亞馬孫盆地,南界薩拉多河與潘帕斯草原,面積約65萬平方公裡。1864~1870年巴拉圭戰爭後,巴西、阿根廷各占該區一部分,所餘查科北部約26萬平方公裡地區,由巴拉圭和玻利維亞分別佔有。玻巴雙方都認為享有北查科主權。該地區發現石油後,兩國爭議更加激烈。南美太平洋戰爭後,玻利維亞失去太平洋出海口,迫切要求通過北查科經巴拉圭河、、巴拉那河,勾通與大西洋的聯系。1922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取得在玻利維亞開采和冶煉石油的權利。但其產品隻能經由巴拉圭和巴西口岸才能輸出。而巴拉圭在英國和阿根廷的支持下,對玻利維亞石油過境征收高額關稅,並不準玻利維亞鋪設石油管道。1928年,玻巴矛盾激化,雙方派兵進入爭議地區。同年12月5日,雙方發生武裝沖突。雖經國際聯盟和一些美洲國傢調解,兩國軍事沖突仍時斷時續。1932年6月15日,玻利維亞出兵占領瞭北查科荒漠中的亞基薩卡咸水湖地區,查科戰爭爆發。

開赴前線的玻利維亞軍隊

  1933年5月10日,巴拉圭向玻利維亞宣戰。10月30日,巴拉圭軍隊展開反攻,到12月12日,占領瞭阿利瓦塔、馬薩馬可萊和薩班德拉等地,並俘獲玻軍8000人。1935年6月,巴拉圭軍隊占領瞭北查科大部分地區,但也付出瞭巨大代價,無力對玻利維亞本土發動進攻。1938年7月21日,兩國在佈宜諾斯艾利斯簽訂瞭和平條約。根據和約,在爭議地區劃定明確邊界線,北查科18萬平方公裡土地歸巴拉圭,6萬平方公裡土地歸玻利維亞。同時在巴拉圭河畔劃出一條走廊地帶,作為港口供玻利維亞使用。查科戰爭使玻巴雙方受到重大損失,死亡達10萬人,兩國經濟幾乎破產,並引起瞭國內政治動亂。然而,在戰爭中各自支持一方的英美壟斷資本卻進一步加強瞭對南美洲的控制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