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譯白益王朝、佈耶王朝。西元945~1055年統治伊朗西南部和伊拉克的伊朗封建王朝。王朝建立者阿裏之父名佈韋希,因以為王朝名。佈韋希是裡海西南岸山地德萊木人酋長,有三子:阿裏、哈桑和艾哈邁德。約934年,阿裏佔領法爾斯,以設拉子為都城。此後數年間,該傢族先後佔領伊斯法罕、胡齊斯坦和克爾曼。945年艾哈邁德進入巴格達,哈裏發於是成為佈韋希傢族傀儡。哈裏發封阿裏為伊馬德·道萊(‘Imād al-Daula,“國傢的支柱”),哈桑為魯肯·道萊(Rukn al-DDaula,“國傢的棟梁”),艾哈邁德為穆伊茲·道萊(Mu'izz al-Daula,“國傢的支持者”)。實際上王朝權力掌握在長兄阿裡手裡。阿裡死於949年,遺命以哈桑之子繼位,即阿杜德·道萊(‘Adudal-Daula,“國傢的膀臂”)。

  阿杜德·道萊采用薩珊王朝的“諸王之王”稱號。他統治期間(949~983),佈韋希王朝達於極盛,領土廣闊,幾乎與薩珊時期相當。他在設拉子附近的庫爾河上修築有名的埃米爾攔河壩;在巴格達和設拉子設立圖書館、學校和醫院,獎勵詩人和學者,使設拉子成為當時的文化中心;在宗教政策上,他一方面利用代表遜尼派的哈裡發的名義統治國土,另一方面又舉行紀念什葉派殉道者的公開儀式,並為納傑夫的傳為第4代哈裡發阿裡的墳墓修建陵廟,表示他忠於德萊木人固有的信仰。阿杜德·道萊死後,佈韋希朝急劇衰落。突厥族和德萊木軍人之間的矛盾,佈韋希傢族的內訌,使國土陷於分裂。1055年塞爾柱人進入巴格達,佈韋希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