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興工業城市,省轄市。中國重要焦煤基地之一,著名歷史古城。位於省境南部。轄4區及邯鄲縣。面積2791平方公裡,人口200.99萬;其中市區面積457平方公裡,人口108.94萬。邯鄲早在春秋時已是列國爭奪的重要城堡。先屬魏,後歸晉。自西元前386年為趙國國都達158年之久。秦為邯鄲郡治所,至漢末仍為全國五大都城之一,城區面積約13.6平方公裡,人口有15萬之多;手工業、商業和冶鐵鑄造發達,有“冶鐵都”之稱。三國以後漸衰。至20世紀40年代中期淪為建築築面積不過1平方公裡,人口約2.8萬人的商業集鎮。1945年設市,為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1949年降為鎮。1952年復析邯鄲縣設市,1956年將峰峰市並入。

  市境西倚太行山,東臨滏陽河,其支流牤牛河、沁河、渚河、輸元河皆流經市區。富煤、鐵、石灰石和陶瓷土。東部各縣盛產棉花。交通便利,京廣鐵路縱貫市區,邯鄲—長治鐵路西聯山西,馬頭—磁山、褡褳—磁山、邯鄲—磁山鐵路呈“8”字環行溝通市區,另有窄軌鐵路聯結附近各縣。工業以紡織、電力、煤炭、鋼鐵、機械、陶瓷為主。紡織業占全市工業總產值1/5強,紗佈產量僅次於石傢莊居全省第2位,產品遠銷國際市場。峰峰煤礦是中國十大煤礦之一,擁有20多對大型礦井,是全國優質煉焦煤基地之一。利用當地磁鐵礦,又發展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以石油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和輕工機械為主。電力工業以火力發電為主。邯鄲又是全國十大陶瓷產區之一,是古磁州窯的主要產地(見磁縣)。市內有華北水電學院等4所高等院校。多名勝古跡,趙王城遺址和南、北響堂山石窟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還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等。邯鄲碑林已於1990年底落成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