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多斯位於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最東端,面積431平方公裡。人口25萬(1983),其中黑人和黑白混血種人占95%,白人占5%。居民多信基督教,官方語言為英語。首都佈裡季敦。

  巴巴多斯最初的居民是印第安阿拉瓦克人,而後加勒比人趕走阿拉瓦克人,佔領該島。16世紀初,西班牙人登上該島,把加勒比人擄掠到海地等地當奴隸。1625年,J.鮑威爾等英國人在這裏建立瞭第一個殖民點,從此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628年,英國殖民者建佈裡季敦城城,設總督管轄,並開始發展農業。1637年,甘蔗傳入該島,英國殖民者從非洲運來大批黑奴,迫使他們在甘蔗種植園從事繁重的奴隸勞動。由於白人種植園主殘酷的剝削和壓迫,1649年爆發瞭第一次大規模的黑奴起義,此後黑奴的鬥爭從未停息。18世紀中葉,甘蔗種植業的發展達到高潮,蔗糖生產為英國提供瞭大量財富。1834年,奴隸制廢除。19世紀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有瞭發展。20世紀20~30年代,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影響下,勞工運動不斷高漲,民族解放力量開始興起。1938年,以G.H.亞當斯為首的巴巴多斯工黨宣告成立,領導民族獨立運動。1958~1962年,巴巴多斯是西印度聯邦的成員。1961年,巴巴多斯取得“內部自治”地位。民主工黨領導人E.W.巴羅擔任總理。1966年11月30日,巴巴多斯獲得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巴羅繼續任總理。獨立後,巴巴多斯政府在捍衛國傢主權、發展民族經濟方面取得一定成果。1973年,巴巴多斯和其他加勒比國傢一起組成瞭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1976年,巴巴多斯工黨在大選中獲勝,該黨領導人J.M.G.M.亞當斯就任總理。1981年6 月大選,工黨再次獲勝,H.B.聖約翰任總理。工黨執政期間,對內進一步采取發展經濟的措施,對外奉行獨立自主、和平中立的不結盟政策。1977年5月30日,巴巴多斯同中國建交。1978年,該國宣佈建立200海裡專屬經濟區。

  旅遊業、制糖業和加工制造業是3大主要經濟部門。旅遊業是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1983年達到5.5億美元,占外匯收入的第一位。1984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10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