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西北部重鎮,尼尼微省的首府。全國第二大城市。是通向北部山區連接鄰國敘利亞、土耳其的要地。城市主要部分位於底格裏斯河上遊的右岸,河水從市內蜿蜒流過。人口90萬(1979)。春秋兩季氣候溫和。西元前2000年前後曾是亞述王朝的中心。市內和郊區多名勝古跡,有著名古城尼尼微的遺址,其中以亞述巴尼帕王時期公(元前7世紀中)收藏楔形文字泥版的圖書館最為聞名。歷史上曾是著名“絲綢之路”的一個中間站,貿易通道上的重要城鎮。近年來在城市建設方面成績顯著,已成為伊拉克西西北部的經濟中心和鐵路樞紐。附近的艾因蓋濟勒油田是著名的石油產區。有煉油、化工、水泥、紡織、制革、榨糖、罐頭等工業。郊區及其附近地區農牧業發達,盛產大麥、小麥、粟、芝麻、蘋果、柑橘等農產品和肉類、羊毛等畜產品,成為西北部農畜產品的集散中心。城市建在丘陵地帶上,房屋高低錯落,有“傾斜的城市”之稱。分老城和新城兩部分,老城建築古色古香,新城住宅新穎別致。市內有摩蘇爾大學、圖書館和博物館,為伊拉克西北部的文化中心。市內交通發達,正在建設的摩蘇爾四號橋(長達648米,橋面寬31米)和其他幾座大橋,把底格裡斯河兩岸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