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兵書之一。題名作者吳起,為戰國時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西)人,曾師事左丘明的弟子曾申。他初為魯將,後為魏將,因率兵擊秦並參加攻取中山之戰,被薦為西河郡守。魏武侯時,吳起甚有聲名,後受大臣王錯排擠,去魏入楚。楚悼王任吳起為令尹進行變法,楚因而強盛一時。悼王既死(前381),宗室大臣作亂,吳起被攻殺於治喪之所。吳起不僅是先秦時代著名的政治傢和軍事傢,他的兵書在戰國和西漢時十分流行。《韓非子·五蠹》說:“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傢有之”,《史記·孫子子吳起列傳》也稱“吳起《兵法》,世多有”,其影響幾乎和《孫子兵法》相等。《漢書·藝文志》兵權謀類著錄《吳起》四十八篇(雜傢類也有《吳子》一篇,未註撰人名氏),而《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所錄則僅一卷。宋《郡齋讀書志》著錄“唐陸希聲類次”《吳子》三卷六篇,篇目已同今本。可見今本《吳子》乃是後人整理過的一種刪節本。

  現存宋版《武經七書》本、影宋本《孫吳司馬法》本《吳子》凡上下兩卷,包括《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六篇。全書多采用魏文侯、武侯與吳起問對的形式,共三十三章。章與章不相聯屬,與《六韜》相似,其中部分語句並與《六韜》相重。該書不象《孫子》十三篇條理分明、言簡意深。清姚際恒《古今偽書考》、郭沫若《述吳起》都斷定其為偽作。但明胡應麟《四部正》則認為該書雖“未必起自著,要亦戰國人掇其議論成篇,非後世偽作也”。《吳子》一書舊有魏賈詡註和孫煴註,均早佚。現存註本有金施子美《武經七書講義》和明劉寅《武經七書直解》等。

  

參考書目

 郭沫若:《述吳起》,《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82。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上冊:《吳起仕魯考》、《吳起為魏將拔秦五城考》、《吳起去魏相楚考》、《吳起傳左氏春秋考》,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